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不讀書不是問題 只會讀書才是問題?馬雲:用對方法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勝過寒窗苦讀 10 年書!

得到

得到

  • 2017-04-06 09:13
  • 更新:2018-07-29 15:31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蠻有遠見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馬雲:未來30年遠超我們想像」 

這文章使我對未來的趨勢更加清楚,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不讀書不是問題

只會讀書才是問題?

馬雲在「2017 中國 IT 領袖峰會」上演講,

這次峰會的核心議題是“邁進智慧新時代”,

他在演講中談了他對未來新變化的一些看法,

也包括普遍父母對孩子的期許,

其中有很多啟發性和值得參考的觀點,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1. 未來 30 年將成為互聯網時代

就拿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這件事來說,

大家現在都說實體經濟不好,

其實實體經濟從來就沒有好過,

只是活下來的人說好做,死掉的人說難做而已。

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利用互聯網做的更好。

實體經濟全世界現在都很難做,

但是該淘汰的必須淘汰,不能說一邊轉型升級,

一邊還要保護落後的行業。

 

缺乏技術的行業走不遠

然而,如果沒有核心技術,只是靠規模,

無論是互聯網經濟還是實體經濟,都會倒下。

所以我們不能怪行業,只有怪自己。

缺乏技術的行業未來不可能有利潤,

沒有利潤的企業不可能冒險,不冒險不可能做出戰略,

不做出戰略不可能起來。

由於各種環境變化,監管也會變,小型企業創新靠產品,

中型企業創新靠技術,大型企業創新靠制度。

整個國家的發展必須要考慮制度的變革,

任何一次創新最後都必須是監管創新、制度創新。

 

 

2. 10 年內加速變革的 5 個行業

也就是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

有關新零售,馬雲認為 5 年之內電商會發展的很好,

10 年以後純電商會很艱難,純線下零售也會很艱難。

所以新零售實際要把線上、線下整合思考,

不是去思考學會怎麼賣東西,

而是學會怎麼服務好你的客戶。

比如美國做得不錯的傳統零售企業,

絕大部分都是學會如何去服務好客戶,

而不是學會賣東西。

所以從“賣東西”走向“服務別人”是一個巨大的變革。

 

對於新金融

馬雲認為傳統的金融解決的是「二八問題」

過去金融機構只要服務好 20% 的大企業就行了,

但在未來要服務 80% 的小企業才會贏,

要解決小企業拿不到錢的問題。

有關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

馬雲說未來的製造不是標準化,而是個性化定制。

當個性化、定制化、智慧化成為未來的時候,

原來的標準流水線、集裝箱都會成為麻煩。

而在核心技術方面,馬雲覺得未來不會圍繞 PC,

會被重新顛覆。

所以我們不應該是彎道超車,而是換道超車。

人工智慧在中國是有機會的,而 PC 沒有機會了。

還有就是如果技術不能讓社會經濟更加持久、

不能讓人類更加快樂,那你的技術就沒有意義。

 

 

一切業務資料化,一切資料業務化

馬雲說阿里巴巴這幾年提到最多的是這麼兩句話: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迎接這個時代。

所以,未來的創業,

是看你有沒有創新、有沒有資料、有沒有技術。

 

3. 未來 30 年世界

是屬於用好互聯網的公司

就算是 BAT,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技術、資源、

能力和人才變成一種普惠的技術,

也只會越來越小,未來只有普惠的技術才能持續發展。

所以未來不是互聯網公司的時代,

而是用好互聯網公司的時代。

不是形態的改變,而是思想的深化。

而且未來你服務的客戶絕大部分都在網路上,

今天網路上 80% 的消費者都是 80 歲以上。

所以馬雲希望大家高度關注未來的 30 年,

高度關注那些低於 30 年的公司,

高度關注 30 歲以下的年輕人,

因為他們將成為未來 30 年整個社會進步的象徵。

 

4. 機器打敗人不值得誇獎

馬雲認為,應該要讓機器做人類做不了的事情,

做人類創造不了的事情。

機器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有自己的方法。

如果機器要只是和人學,永遠跑不快。

所以馬雲認為,過去我們把人變成了機器,

未來 100 年我們將會把機器變成人,

而這個“人”跟我們想像的“人”是不一樣的。

我們要多花點兒時間在機器智慧上,

讓機器成為人的合夥人,而不是競爭對手。

 

 

5.  21 世紀最大的核心競爭力

就是「服務」別人的能力

過去一切以強化自己為主,而未來則要強化別人,

賦與能力別人,讓別人越來越強大。

比如阿裡巴巴之所以不做物流快遞,

其中一個原因是,如果要招聘一兩百萬的快遞員,

一是管不了,還有就是把別人的飯碗搞砸了。

馬雲認為未來教育也會發生重要的變化。

孩子一定要學習音樂、體育、美術,

必須要懂很多知識以外的事情。

未來教育的重點不再是知識的傳授,

而是想像力、創造力以及團隊精神。

 

文化體系、價值觀的提升很重要

隨著我們國家網上的人越來越多,“網路病夫”也越來越多,

導致的現象就是網路暴力、不懂裝懂、水軍氾濫。

如果我們的知識結構不良,智慧不良,

整個文化體系不良,其實是很可怕的。

所以在迎接未來的時候,我們該做些什麼?

網路公司該做些什麼?教育體系該做什麼?

人類的價值觀體系該做什麼?這些都是每個人要思考的問題。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公眾號《騰訊科技》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亞平寧撰稿、於浩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看好未來趨勢,

才有辦法和世界人才競爭!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

 

得到

得到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

得到是羅輯思維團隊推出的主打知識服務的App 通過訂閱專欄、付費音頻、電子書等方式 為網友每天提供有價值感的知識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