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蠻實際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智慧零售:未來零售業發展趨勢」
這文章使我注意到未來零售業的發展趨勢,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未來電子商務恐消失
馬雲之前曾發表過他的見解,
他認為:未來將沒有電子商務的概念,
而是將線下的零售和線上的電商做結合,
變成一種「新零售」。
最近,蘇甯雲商副董事長孫為民,
也在聯商網大會上發表了演講,跟我們提到他的看法。
他認為,不管是實體零售或電子商務,
未來的零售產業一定會發展成為「智慧的零售」。
將從 5 個部份去介紹...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什麼是智慧的零售?
孫為民說,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1) 智慧零售能超前把握消費需求
(2) 它能快速匹配消費需求
(3) 它能為顧客提供持續的價值服務
一般來說,如果你提供給顧客的產品附加價值越高,
這種持續的價值服務就越不可或缺。
也就是說,智慧零售能採集很多資料,
然後把零售過程裡的各種問題進行量化處理。
那麼智慧零售該怎麼推進呢?
孫為民說了 5 種方式,一起來看看。
1. 智慧採購
這些年,很多線下的零售店受到了電子商務的衝擊,
但孫為民覺得,這不是說電商做得太強,
而是很多零售企業在採購方面的基本功不夠,
不知道該買多少,但是現在智慧採購能做到這一點。
孫為民把智慧採購的方式分成兩種,
自上而下的預售式採購
例如,可以根據商品的點擊流覽量,商品的預付定金量,
銷售轉化的比例等等資料,來確定最後的訂單量。
自下而上的定制式採購
也就是根據商品和顧客的資料,進行商品分析和用戶畫像分析,
在掌握了用戶偏好之後,再在上面添加其他的資料維度,
比如時間、地區、數量等等,全方位瞭解後再進行採購。
2. 智慧銷售
孫為民說,很多零售店怕互聯網企業,
就是因為有了互聯網之後,顧客可以充分自主地進行自助選購。
像超市現在最大的人工資源是收銀員,
但是,如果在超市購物時,顧客能自由選擇和支付,
那麼和傳統超市相比就能節省大量的人力。
如果在提貨的環節中,超市還能自動發貨,
那對顧客來說肯定更方便了。
除了自助的銷售以外,
智慧銷售還可以提高銷售人員的銷售能力,
銷售員可以成為那個在現場指揮千軍萬馬的人,
每個銷售員都能通過現場來調動後臺的資源。
3. 智慧服務
智慧服務是指在顧客選擇商品、進行交付的過程中,
有智慧的回應顧客的要求。
孫為民說,在未來的零售中,
零售商一定會給銷售人員配備強大的系統,
這個系統能針對不同的顧客,進行個性化推送。
同時呢,這個系統還能協助銷售員完成客服行銷。
比如一個不怎麼專業的人遇到了一個顧客,
銷售人員不知道怎麼談下去的時候,
就可以用這個智慧系統來協助。
4. 智慧管道
管道就指商品從它的源頭到顧客手上的過程。
而智慧管道要做的,就是要根據人群的需求來切割管道,
不要只看管道上面的流量。
傳統的大眾管道沒有專屬性,什麼商品都能在上面流通,
但是當它覆蓋得越來越廣的時候,它運送的產品、服務的人群,
效率肯定是越來越低的,智慧管道就能避免這一點。
孫為民說,未來的實體零售業沒必要去建很多管道,
只要多建用戶的入口就可以了,
讓各種身份的人都能進入你的體系,你就是多管道。
而智慧管道要做的,就是在中間分配、貫通。
5. 智慧業態
在未來的零售當中,對於商品的加工、包存狀況,
以及對商品提供的收貨服務、危機處理服務、生活服務等
將會是零售產業在未來最有價值的地方。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孫為民的演講《智慧時代催生智慧零售》 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loey 撰稿、傑克糖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在未來,「信任」將成為
零售產業的成功關鍵!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