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今天在「得到」上看到一篇蠻有遠見的文章,
原標題名為「廣告行業趨勢:從資料回歸故事」
這文章使我了解廣告產業的發展方向,
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一起思考討論!
1971 年,麥當勞靠一支廣告紅遍全球
這支廣告被譽為「世界第一響叮噹」的廣告,
所支付的費用高達 3500 萬美元!
因為負責設計這個廣告的重要人士來頭不小,
他在廣告業擁有超過 50 年的從業經驗,
當時和他競爭的廣告者也不在少數,
好不容易得到這個機會,
也讓成為廣告行業的指標性人物。
他是世界頂級廣告公司 DDB 的全球主席
──基斯·雷哈德 (Keith Reinhard)。
他在最近接受美國知名科技博客 Business Insider 的訪問時,
也預測了廣告行業未來的 3 大走向 ...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贊助商連結)
第 1 個走向:從資料回歸故事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
廣告業未來的走向反倒不是追逐新穎的大資料,
而是要重新關注行業的根本問題,那就是如何講好故事。
雷哈德對廣告行業的發展進行了回顧,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 1 階段:創意革命期
是上世紀 50 年代由 DDB 的創始人等廣告傳奇人士開創的,
那時人們最關注的是好的創意;
第 2 個階段:數位化時期 (數位化分心期)
它始於上個世紀末,由於受到大資料等新技術的衝擊,
許多廣告開始偏重資料呈現,
認為在廣告裡講故事、談情感一點都不可靠
——他們想呈現的是事實,而不是寓言故事。
雷哈德把這個時期也稱為「數位化分心期」
認為它使廣告人的注意力發生了偏移,離開了行業之本。
行業的「本」是什麼?
雷哈德認為,無論技術如何翻新,
人性的根本特徵其實沒有變過,
「講故事」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而成功的創意,也始終是廣告商受到愛戴、
贏得青睞和獲取歸屬感的不變來源。
問題只在於,故事帶來的利潤並不是立即就能看到效果的,
但只要有耐心,花 3 到 6 個月踏實做下去,就能看得到起色。
第 3 個階段:下一個驚喜期
雷哈德舉了英國脫歐派投票勝出、川普贏得大選的 2 個例子,
這兩件事都凸顯了大數據的「缺陷」。
整個廣告行業開始認識到,不能完全依靠資料來做判斷了。
廣告行業將不再迷戀於外表花哨、樣式新穎的技術,
而是會重新回歸到好創意和講故事上來,
這個階段被他稱為「下一個驚喜期」。
第 2 個走向:
「原生廣告」將值得反思。
「原生廣告」是近 2 年全球媒體界爆紅的一個熱門關鍵字,
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高度置入的廣告理念:
廣告形式可以適應不同媒體的特質進行靈活變化。
雷哈德認為,
不是說要把置入性廣告一棍子打死,
而是要反對商業品牌為了配合媒介特質
而竭力粉飾廣告的現象。
舉例來說,
現在有些網路內容看起來新聞網站,
但主要目的其實是在賣廣告,
他認為這樣的推銷形式背離了媒體和品牌的自身操守,
無法走得長遠。
第 3 個走向:
「創意機構」和
「媒體購買機構」必將合併
「媒體購買機構」是指向媒體購買廣告空位的機構。
過去這兩個機構是分離的,廣告公司只負責創意,
而媒體播放則交由專門的代理公司。
在雷哈德看來,
未來如果創意和媒體繼續分離,
廣告行銷就不可能見效。
因為現今的媒體數量出現了爆炸式增長,
媒體的組成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在媒體購買上如何規劃、如何評估、如何配合創意,
也成了廣告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
上面跟大家分享的文章,
是《得到》摘自
《BUSINESS INSIDER》的內容,
在 APP 裡還有音訊可以用(誠拾撰稿、成亞講述),
像我一樣利用上下班途中,戴上耳機多聽各方說法,
也是一種做功課的方式喔!
讓消費者產生「我要看那個廣告」
才能算真正的好廣告!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