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每到年底就是投信作帳行情的發動時刻,其中又以中小型股最容易受到投信追捧,投資人只要掌握股價與成交量的3種表現,就能輕鬆抓住進出場點,搶搭投信順風車!
掌握3個條件 判斷股價發動時機
時序接近年底,加權指數處在一個多空不明的位置,下方有年線支撐,上方有中期下降趨勢線的壓力。值得留意的是,這也是投信即將進行年底作帳的時候,這波行情可能會對市場帶來一些影響,同時也能帶來一些特別的投資機會。
例如,投資人可以避開股價已經漲高,且投信持股比較高的個股,轉而布局投信持股比低,且後續可能持續加碼的個股,也許就能掌握投資機遇。
以下3個簡單的條件,可以幫助投資人抓住轉機。
條件1:投本比>0.15%
「投本比」指的是投信買賣股票的張數相對於特定個股股本(發行總張數)的比率。簡單來說,假設有一家公司股本為10億元,表示這家公司在市場上的股票總數約為10萬張,其計算方式如下:公司資本額(10億元)除以每股股票的基本價格(每股10元),再除以每張股票的股數(1,000股),就可以得到10萬這個數字。
透過投本比的計算,可以避免單看投信購買張數的迷思,因為不同股本的公司流通在外股數與發行量都不同,以投本比衡量投信買超的多寡,可以得到較客觀的結論。
以祥碩(5269)為例,其股本約為6.93億元,表示發行總張數約為69,300張。從附圖中可看到去(2022)年10月7日投信買超約200張,可計算出投本比約為0.3%,這表示一定有什麼大利多被注意到了,投信才會勇敢買進。不過當時祥碩股價仍在季線之下,投資人不宜看到投信買進就跟著進場,而應耐心等待築底後站上季線,從圖中可以發現後續投信買超積極程度變高。
條件2:股價站上投信成本線
投信通常採用中長期投資策略,進出場頻率約為每月、每季或半年一次,因此對於中長期投資人來說,參考投信成本線比參考均線更有價值。
同樣以祥碩為例,從附圖可以看到,今年2月中以前,祥碩股價長期位於投信成本線之下,表示大多數買的投信都賠錢,但已有投信注意到這一檔股票並少量布局。當祥碩股價接近投信成本價時,有投信想一鼓作氣讓持股獲利轉正,便開始積極買超。
當祥碩股價站上投信成本線之後,可能是因為市場認同該產業,或是因該檔個股拿出相對應的營收表現,便開始受到其他投信加碼追捧,接下來某些先下車的投信造成賣壓,導致股價回落到投信成本線附近,引起其他投信一起出場,由於賣壓沉重,股價因此出現明顯的回檔。
投資人可依據上述邏輯,在投信加碼、個股股價站上投信成本線時順勢買進,並在投信開始獲利了結前率先出場。
條件3:投信持股比率>3%
在多頭行情時,當股價上漲搭配成交量增加,通常會被視為正面的量價關係,這也代表有更多的投資人因後市看漲而積極買進股票。相反地,當多頭市場出現成交量增加但價格下跌的情形,代表股價面臨壓力,屬於負面的量價關係。
再以祥碩為例,當投信持股比率約3%的時候,股價突破了投信成本線,後續投信的買超也開始相對積極,這就是投資人值得注意和布局的時機。
最後提醒投資人,投信不僅會在年度結算時調整持股,年度中也會不斷調整投資組合,因此平時就應密切關注投信的操作動向。此外,投信向來是中小型股的主要參與者,如果投資人本身也偏好中小型股,建議定期查看投信是否有增持個股,若有,就能提高個股上漲的機會。若想參與投信的作帳行情,則建議在5~6月或11~12月留意,因為投信在年中和年底的持股調整通常會較為劇烈。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