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板老廠精英(2331)1月11日將舉行臨時股東會、改選董監事,外傳在背後操盤的精英前董事長、昔日在業界有「主機板教父」封號的蔣東濬將回鍋,市場預期精英風雲兩起,今日股價小跌開出之後吸引特定買盤積極承接,十時過後股價翻紅,後市值得期待。
大同(2371)新經營團隊入主精英之後,積極轉型,董事長鍾依文在去年(2023)底的法說會展現強烈企圖心,強調今年(2024)獲利將優於去年,營運成長主力為人工智慧(AI)與電動車相關產品,目標是每年獲利都要增加,並規劃兩家子公司精強、精祥分別於2025年、2027年IPO,而精英將轉型控股公司。
精英2022年分割成立精強科技專注工業電腦(IPC)產業,去年又調整組織成立專攻印刷電路(PCB)的精祥科技。精英在法說會透露,精強2022年營收25.2億元,稅後淨利8100萬元,EPS5.41元;去年前3季度營收13億元,稅後淨利6300萬元,EPS 3.71元。精強的自助服務機已出貨雙北醫院,提供診間報到及藥檢服務,數位看板已出貨印度國際機場,智慧充電樁則預計今年在台灣上市。精英表示,精祥的PCB過去僅15%外賣,現調整為85%外賣,僅15%產能供應精英自用,而精祥的獲利能力優於精強,毛利率也高於精英。
精英去年單季毛利率衝上18.41%,遠高於電子五哥,創下歷史新高,法人預估全年稅後EPS約2元。鍾依文透露,精英有「8隻腳」事業開發中,並積極評估外部併購及策略聯盟機會,今年除了拚獲利,也力求配息極大化。
鍾依文曾任職鴻海(2317)超過20年,其子弟兵與業界人脈充沛,2021年上任後積極強化精英經營團隊,延攬多位資深科技人才,包括曾任職鴻海集團的鄭世平、工業富聯的張智威、志合電腦的翁育斌、和碩(4938)的黃秀珍、廣達(2382)的曹榮成等;製造端由曾任欣興(3037)及臻鼎(4958)的製造副總黃揚操盤。
精英在過去由大同、寶成(9904)共治多年,但去年11月14日寶成將手中約12%的精英股權出清,大同透過鉅額交易以30元均價接手。隨著大同持股拉高至5成,精英將改組董事會,外傳將由大同大股東、前精英董事長蔣東濬負責操盤。
蔣東濬今年68歲,最早以買賣記憶體起家,出手快狠準,他後來看準主機板商機,於1990年代初期成立鑫明集團,原本想推動鑫明掛牌,但當時因工廠設在中國大陸,無法直接申請在台上市掛牌,因此於1998年攜手寶成借殼上市(入主精英),讓精英在短短1年內營運大翻身,股價也從10幾元開始狂飆,最高漲到242元(2002年1月),成為超級大黑馬,融券放空的投資人因面臨巨額虧損甚至上街遊行。
受網通科技股泡沫破裂影響,2003年起精英業績大幅衰退,2005年大同林家長媳林郭文艷找上蔣東濬,雙方談妥以換股方式讓精英與大同電腦事業部合併,精英董事長也改由林郭文艷擔任,蔣東濬因此退居二線,但後來雙方經營理念逐漸分歧;2007年蔣東濬退出精英、轉戰房地產,大手筆以現金買進5戶陽明山三合院,光是土地面積就將近1,000坪,也買進多戶台北市指標豪宅「文華苑」,財力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