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清流君 / 圖:ShutterStock 僅示意)
持續投入比進場時機更重要
日前台股突破2萬點,股市越來越熱,各大ETF資金規模節節攀升,再加上兩檔新募資的高股息於今(2024)年3月登場,讓很多投資人都產生了「高點還能投入嗎」的疑惑。其實不必擔心,把閒置資金一次性投入All in就對了!
我知道很多人尤其是現在,害怕股市已經來到高點,覺得一次性投入太危險、保留現金或分批進場才比較安全,萬一之後市場真的反轉向下,還可以低點加碼或慢慢攤平成本,心裡也不會這麼難受,績效說不定也比較好。
傳奇投資人彼得.林區在1995年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篇名是〈恐懼崩盤〉(Fear of Crashing),他表示,投資S&P 500指數,從1965年之後的30年,如果每年都買在最高點,年化報酬是10.6%;每年在年初就投入會是11%;每年都買在最低點是11.7%。3者差距都在1%以內。
彼得. 林區下了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從長遠來看,時機的好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持續投入!」為了驗證上述結論在台股是否成立,我用元大台灣50(0050)從2004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31日這20年間的數據,同樣回測以上3種長期投資的結果(含股息再投入)。
《ETF存股計劃APP》ETF即時走勢、ETF討論社團、存股計算機都在這裡!
手機點我👉https://etfchoice.page.link/dHLH
制定好投資計畫隨時可進場
假設每年年初都收到1萬元的現金流,然後全部在年初1月1日進行一次性投入,20年下來,年化報酬率會是10.2%、總資產累積是645,629元。
相反地,最壞的情況,每年這筆1萬元通通All in在當年0050的最高點,年化報酬率也還有8.75%,總資產累積是541,171元,這和每年在年初All in相比,差距不大。最慘最慘就這樣,根本就沒什麼!All in真的不可怕,而且沒有人會這麼倒楣,你想做也做不到。
假設你是天選之人,每年都可以All in到0050的最低點,年化報酬率也才只有11.3%,總資產累積是743,472元,這和每年在年初All in相比,年化報酬差距只有1%左右。
所以很多人費盡心思和時間挑時機進場,長期來看基本都是在做白工,每年都投入到最高或最低點,結果根本就差不了多少,而且你不可能每年都這麼剛好能投資到最低點。對一般投資人來說,最好的策略就是根本不要嘗試市場擇時,制定好投資計畫,就應該要盡快投入才對。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4月號
同場加映:台股2萬點ALL-IN穩贏?分批、定期定額才會害你少賺!?16年數據回測0050、0056驗證|清流君、葉芷娟|ETF錢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