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4 種戶頭搞定理財的全部?
在網路上有很多在談理財的文章或部落格,
都談到四個帳戶、六個帳戶的理財法,
所謂的四個帳戶,是開立四個不同的帳戶,
各個帳戶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薪水、固定支出、定期存款、投資戶頭,
直覺上,4 種戶頭就涵蓋了日常生活,十分夠用。
但如果考慮理財規劃,
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讓我們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先存再花、固定 4 戶頭的比例」是正確觀念,
但仍需考慮下列 3 問題
當你有薪水收入時,就按照比例,
自動先把收入存入這幾個戶頭,來做不同的用途。
這是一種先存再花的觀念,這麼做是非常正確的理財做法,
例如說上述四個帳戶的比例分別為 50%、35%、5%、10%,
那你每個月就自動把薪水的 10% ,拿來做投資的用途,
如果投資的標的資金有贖回的話,也是進入這個戶頭,
不會跟其他的錢混在一起,這樣分帳戶管理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如果你想要你的財務目標都能夠按照你的人生規劃去達成的話,
這麼做是不夠的,因為這樣並沒有顧慮到以下的問題:
1. 沒有釐清自己想要的理財目標是什麼
如果一直在存錢,但是沒有釐清自己達成的財務目標是什麼,
這樣的存錢會變成一個機械式的動作,
會很容易因為外在的因素影響而中斷。
如果只是長輩的叮嚀,或是看到報導說不要把賺來的錢花光要儲蓄,
因而開始存錢,這樣的動力是很薄弱的。
這時候需要自己坐下來好好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這樣的目標是明確的,你也才會去想盡辦法要去達成它,
因為它對你是有意義的,你會考慮用什麼方式來完成它,
是定存、還是投資,投資工具要用那一種?
如果只是為存錢而存錢,你可能不會去想,
該如何好好運用你可以存下來的錢,於是理專推薦就買了基金,
朋友在做保險就捧場買一張儲蓄險,
最後會遍地開花, 3、4 家銀行都買基金,
有的賠錢、有的賺錢,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保險也是好幾張一直在繳錢,什麼時候保單到期,
什麼時間可以領到給付也不知道,
反正只知道一直在存錢,有錢在那裡就是了。
2. 沒有為理財目標訂出完成的優先順序
數個帳戶的理財法只是一直在存錢,
但是理財目標到底是什麼,以及這些目標完成的優先順序是如何?
不同的理財目標,特性是不一樣的,
而且彼此之間可能會有所衝突,
例如:子女的教育基金是 5 年後需要的,
這中間本來計劃 3 年後要換一輛約 80 萬的國產車,
由於預算並不是非常充裕,兩個目標是無法同時達成的,
到底那一個要優先達成?
如果是次要、不能馬上完成的目標,它的替代方案是什麼?
3. 存錢也需要投資管理
錢為什麼不能只放定存的道理大家都知道,現在定存利率 1% 左右,
而通貨膨脹率少說 3%,一來一往,
你很清楚你的錢存在定存是愈存愈薄,因為購買力是一直在下降的。
運用投資工具來獲得報酬率,
是讓自己的資金可以成長,來完成財務目標的一個較佳的方法。
但是投資的結果就跟報酬率的多寡是息息相關的,
你可以很清楚知道這中間的差異有多大:運用 72 法則(本金在不同的報酬率下,成長一倍所需要的時間),
在 3% 的狀況時, 100 萬在 24 年後會變成 200 萬,
但是報酬率是 6% 時,變成 200 萬的時間只要 12 年,
這差異可真的是非常大。
投資人易受市場資訊影響,
最好擬定策略來管理財務
如果能夠善用投資工具,要完成財務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投資並不是不需要做管理的,如果沒有一套策略在做管理的話,
投資人很容易受到市場資訊的左右,影響其投資行為。
在 Streetalklive.com 上面的一張圖表,
很貼切的解釋投資人的投資行為:股市上漲一段時間之後,
散戶投資人的心理是樂觀與興奮,最後自我陶醉(Euphoria),
這時候是最多散戶投資人將錢投資股市的時候;當股市下跌的時候,
投資人已經無法冷靜的思考了,常常是焦慮、害怕與恐懼,
甚至於感到痛苦,這時候會急著把手頭上擁有的股票趕緊拋售掉,
於是常常違反投資的最基本原則「買低賣高」,
相反的都是「買高賣低」,
這樣的模式在做投資的話當然報酬率不會理想,
要達成其財務目標就有其困難度了。
資產記得作配比,
才能發揮分散風險的效果
這裡所說的投資管理策略是包括資產配置的原則與投資後的管理模式。
資產配置的原則是依照不同投資標的的風險屬性,
標的間的相關程度等,將投資標的做不同的配比,
以求取一個相對的穩定性,來達成投資要求的預期報酬率。
舉例來說某一個投資人的投資標的中有 51 檔基金,
大多是區域性甚至是單一國家型,且投資的概念很相近,
也就是說當市場風險來時,這些投資組合的走向會高度相關。
下圖是這些投資資產在 2008 年金融海嘯時的走勢圖,
同質性很高,幾乎是等同於購買一隻基金一樣,
因此完全無法發揮風險分散的效果,
這就是完全沒有做資產配置的投資方式。
但是如果稍做更改一下,
當初投資人願意把資金配置在全球債券型基金的話,
它的投資資產走勢圖會是下圖上方的緩步波動向上的線型,
它的走向跟這些基金因為相關性很低,因此在風暴來臨時,
可以達到風險分散的效果,不致於所有資產在一次風暴中暴跌 50%、60%。
透過這樣的資產配置方式,在起伏不定的市場中,
可以讓自己的投資資產報酬率相對穩定,
對於達成財務目標也相對增加不少的確定性。
財務規劃涉及多項因素,
財務顧問可幫忙做全盤規劃
要做一個全生涯的財務規劃會牽涉到很多因素;
如何釐清你的財務目標、分析現有的資源(收入與資產)、
評估財務目標的可達成機率、是否需要調整收支,
以提高為達成財務目標所必需的準備(提高儲蓄金額、縮減開銷……等),
以及如何開始執行計劃(儲蓄、投資),
過程中如何做管理監督(投資後的管理、目標達成程度控管等),
這絕非只有設立四個或六個帳戶就可以辦到的,
建議可以諮詢財務顧問,了解如何做一個比較完整與長遠性的規劃,
以確保自己的財務目標都可以順利達成。
弄清楚你的理財目標,
才有對應於目標的財務規劃!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先按個讚哦!追蹤更多優質理財文!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