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美國前總統川普上週五舊調重彈,
他說台灣「偷走了晶片業務」,
觸發台積電ADR有較大的回檔,
台積電近期對半導體產業的前景,
有哪些最新的看法,
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本篇將與您分享:
1.台積電(2330)簡介
2.營運概況
3.未來展望
4.股利政策
5.體質評估
6.結論
台積電(2330)簡介
台積電成立於1987年,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
晶圓代工的全球市占率高達61%,
遠遠超過第二名韓國三星的市佔率11.3%,
台積電在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市佔率更超過80%,
目前共有近300種半導體製程技術,
為全球528個客戶提供晶圓製造服務,
台積電2023的年產能超過1,600萬片十二吋晶圓約當量,
在台灣設有四座十二吋超大晶圓廠、四座八吋晶圓廠和一座六吋晶圓廠,
在中國南京有一座十二吋晶圓廠,
在美國與中國上海各有一座八吋晶圓廠,
前五大客戶為蘋果、NVIDIA、AMD、聯發科與高通,
2024年第三季營收比重:高效能運算51%,智慧型手機34%,物聯網7%、車用電子 5%,消費電子1%,其他2%。
營運概況
台積電第三季EPS為12.54元創新高,年成長高達54%
受惠於最大客戶蘋果新款iPhone 16的手機晶片放量出貨,
加上輝達的AI新晶片需求持續強勁,
台積電2024年第三季營收7597億元,
較上季成長12.8%,
更較去年同期大增39%,
營收續創單季的歷史新高,
由於第三季產能利用率近乎滿載,
加上先進製程3奈米的占比拉高至20%,
第三季毛利率跳升至57.8%,
單季的EPS為12.54元,
獲利較去年同期大增54%,
累計前三季的EPS為30.8元,
獲利表現優於預期。
在台積電的五大產品線中,
第三季的營收季增幅度,
以物聯網的35%、智慧型手機的16%及高效能運算的11%表現最佳,
主要分別受惠Wi-Fi 7滲透率提升,
蘋果的新款iPhone 16手機晶片的旺季鋪貨效應,
以及來自輝達、AMD等客戶在AI晶片的強勁訂單。
台積電預期第四季營收季增約12%,業績將續創新高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法說會中指出,
台積電預期第四季的營運將再創新高,
其中營收將較上一季成長約12%,
受惠3奈米的先進製程供不應求,
高階製程的產能利用率拉升至超過100%,
台積電預期第四季毛利率將再走高至近60%。
台積電第四季的成長動能仍舊為高階手機晶片與AI晶片,
無論是手機晶片的蘋果、聯發科與高通,
以及以AI伺服器晶片為主的NVIDIA與AMD,
主要客戶在先進製程的下單都非常積極,
根據台積電提供的營收與毛利率財測,
可以預期台積電第四季的獲利年成長幅度將超越5成,
第四季獲利的成長動能持續強勁。
台積電2024年資本支出約310億美元
台積電今年資本支出將落在310億美元附近,
略高於2023年的實際資本支出304億美元,
其中 70--80%將用於先進製程,
10--20%將用在特殊製程,
10%將用在先進封裝技術。
董事長魏哲家指出,
儘管尚未有2025年資本支出的規劃數字,
但考量2025年仍是健康成長的一年,
台積電在全球擴產的步伐穩健,
2025年的資本支出金額有機會高於2024年。
在海外建廠的進度方面,
以日本熊本一廠的建廠進度最快,
熊本一廠預計於2024年底開始量產,
主要製程鎖定12奈米及22奈米兩大製程技術,
合作夥伴為日本Sony,
至於熊本二廠則規劃於一廠附近興建,
預計於2027年開始量產,
日本兩座廠的總投資金額為86億美元。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規劃興建 3座超大晶圓廠,
3座廠的總投資金額高達650億美元,
美國一廠預計於2025年上半年量產,
主要技術採用4奈米製程技術,
美國二廠與三廠則規劃於2028年與2030年量產。
歐洲廠則將興建於德國的東部大城德勒斯登,
合作夥伴為羅伯特博世 、英飛淩和恩智浦3家歐洲車用電子大廠,
德國廠的總投資金額約100億歐元,
主要技術為12奈米製程,
德國廠預計於2027年底量產。
儘管海外廠的整體量產成本明顯高於台灣,
但台積電已爭取到美、日、德三國的巨額半導體補助,
加上台積電是目前全球最先進製程的唯一供應商,
已與前幾大客戶就製造成本必須合理反映,
才能確保台積電未來有能力投資更先進的2奈米以下製程的共識,
科技產業已預期台積電先進製程的報價將是調高的趨勢,
可以確保公司的營收與獲利率維持長期成長。
未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