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
(圖片截取自:FLATICON)
要不要參與除權息?
也是不少投資人所關心的話題。
參與除權息的好處
就是可領到一筆股息,
然後利用股息繼續去做投資。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
我持有 313 張中信金,
今年大約可以領到 25 萬現金
加上 25 張股票(價值50萬),
這筆股利就夠我買進 60 張的台新金,
這個就是『股息再投入』、
『自我繁殖』的過程,
只要我持續幾年的『自我繁殖』,
很快就可以存到 300 張台新金,
而且不花我一毛錢。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參與除權息就一定穩賺嗎
如果你也一樣買進 313 張的中信金,
假設買在 24 元,又假設中信金在
除權息後股價跌到 20 元,
儘管你跟我一樣多了 60 張的台新金,
但是你的『總資產』其實是虧損的,
因為中信金股價下跌,『貼權息』了!
而且更悲哀的是,儘管你賠錢,
你領到的股利要繳交健保補充費,
還要併入所得繳所得稅。
是的,賠錢還要繳稅。
除權息沒有穩賺不賠的,
但是只要你參與除權息,
不管賺賠你都要繳稅。
(圖片截取自:pixabay)
要參加除權息嗎?
既然這樣,相信大家都存在一個疑問
『要參加除權息嗎?』拿我的中信金來說,
我肯定會參與除權息的,
因為我持有很多年,
以前也買得夠便宜,成本很低,
就算股價跌到 15 元我一樣賺錢,
那麼我穩穩的參與除權息就好了。
參與除權息不一定會賺錢,
不參加除權息也不一定賺不到錢,
來看看潤弘精密(2597)這一支股票,
2015 除息7.5元。除息前一天收盤價是 67.7,
所以除息當天的開盤價是 67.7-7.5=60.2。
很不幸地除息後股價跌到 55.1,
跌破 60.2 的開盤價,這樣就是『貼息』,
也就是賠錢。如果你在上星期五
用 67.7 買進一張,花費67,700元,
除息後你可以領到 7,500 的現金股利,
但是股價跌到 55,100,因此你的總值只有
55,100+7,500=62,600,
少於當初買進的 67,700,
所以儘管你領到 7,500 元的股利,
你依然賠了 67,700-62,600=5,100 元。
雪上加霜的是,那 7,500 元的股利,
政府認定是『獲利』,所以你還要繳
所得稅以及補充費,合不合理請自行判斷。
換個想法
從上面的例子看來,
參與除權息反而成了冤大頭。
其實潤弘是一家很好的公司,
只是政府拼命在股市加稅、
殺雞取卵之下,好公司的股價反而沒有表現。
在這種加稅的氣氛下,以及不爽
被政府課稅的心態下,可以思考另外一種作法,
『除息後買進,除息前賣出』。
看看潤弘的線圖,
上個星期的股價多在 67 元以上,
如果你買進並參與除息,
你今天已經賠錢了。但是,
如果是買在 55.1 元呢?
拿不到 7.5 的現金股利
但是你買得比較便宜,如果將來潤弘
可以填息回到 67.7 元,
這樣便賺到67.7-55.1=12.6元,
一張股票就賺 12,600 元,
而且這筆錢是資本利得(價差),
目前是完全不用繳所得稅跟補充費!
所以不妨思考一下,如果是好公司股票,
除權息後『貼權息』,
買進來等填權息反而比較有利!?
(圖片截取自:不敗教主陳重銘)
華票( 2820 )為例
再來看一下華票(2820),
2014 年配息 0.7 元,
除息前股價約 11.9 元,
除息後股價最低跌到11.1,
儘管你領到 0.7 元的現金股利
一樣是賠錢,『貼息』無誤!
但是如果是在『除息後』
用 11.1 買進呢?
在 2015 年 6 月的高點 11.95 賣掉,
賺到 0.85 的價差
不是好過 0.7 的股利嗎?
而且這 0.85 元完全不用繳稅喔!
你就不用煩惱健保補充費、
稅額扣抵減半、所得稅...,
就算萬萬稅也『稅』不到你的身上。
(圖片截取自:不敗教主陳重銘)
一定要做功課!
上面只是提供另一種思考的方式,
讓大家因應『萬萬稅』的偉大政府。
其實,如果一支股票你
願意參與他的除權息,
一定是看好他未來的業績成長,
以及『填權息』的美好果實。
只可惜,偉大的政府也對
你辛苦的果實『垂涎已久』,
拼命地『分一杯羹』。
繳稅是義務,節稅是權利,
就是要看投資人自己的功力,
有沒有勝過偉大的政府。
好股票,如果是獲利穩定(像是華票),
或者是業績成長(像是潤弘),
當他除權息後『貼權息』,也是不錯的買進時機,
不用堅持『除權息前買進、
參與除權息、長期持有』的策略,
呆呆的給政府扒皮。
2014 賺進 8.38 元,
董座預估今年獲利成長 3~5 %,
也就是 8.7 元,但是股價因為除息掉到 58.5 元,
是不是相對便宜很多了呢?
『除息後』買股票就是有這個好處。
不過如果是『除權』就不一定,
除權會降低EPS的。
要不要參加除權息,
一切還是要看當時的市場而定,
不要直接就輕易下單!
好公司股票能夠「自我繁殖」?
高職教師陳重銘
成功在「6 年存到 300 張股票」之後,
更定下「每年多存 300 張股票」的目標!
小資族也能存好股的秘訣是...
歡迎按讚:
【投資小學堂】粉絲團
想獲得更多理財資訊?
那千萬不可錯過每一篇好文章!
幫我們「按個讚」,
一起靠「被動收入」過下輩子!
本文由 不敗教主理財不BUY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