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想讓你知道】
多數投資人喜歡在利多消息頻傳、股價瘋狂暴漲的時候追高股票,最後往往落得套牢甚至慘賠的下慘。想改變「韭菜」宿命,不妨學習巴菲特,利用安全邊際逢低買進便宜價值股。
撰文:卡爾先生
股神巴菲特70多年來投資能夠無往不利,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巴菲特投資時,十分強調「安全邊際」,嚴格遵守「安全邊際」的邏輯來尋找便宜的投資標的。
什麼是安全邊際?想像今天你建造了一座橋梁,橋梁最高可以承重10萬噸,但是你最多只允許8萬噸的車輛通過,保留2萬噸的安全邊際,避免橋梁坍塌。
放在股票投資上,就是在股票的市場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買入,你才能留下一定的緩衝區,來應對市場波動及不確定因素,降低投資風險。同時,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去買入股票,等於是以折扣價買進股票,未來這檔股票的內在價值被市場認可後、股價會大漲,你的投資回報才會大、獲利才會大!
危機入市買進蘋果 巴菲特大賺600億美元
相信大家最近都有看到新聞報導,巴菲特正在大量賣出手上蘋果的股票,巴菲特對於蘋果的投資相當成功,他已經從這次投資中創造600億美元的獲利!巴菲特是如何做到的?
2007年蘋果當時的執行長賈伯斯發明了iPhone,iPhone的問世將人類的生活帶往智慧型手機的時代,全球主要公司紛紛加入智慧型手機的研發和製造,各國政府也大規模建設4G網路,讓智慧型手機從2007年開始逐漸普及到人們的生活中,現在人們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幾乎都離不開智慧型手機,智慧型手機儼然變成生活必需品。
巴菲特當時也看到這個趨勢,但當時蘋果的股價漲得太高,巴菲特並沒有出手買入,巴菲特一直很有耐心地等待,等待蘋果的股價出現「安全邊際」。
等待的過程中,歷經2011年賈伯斯去世,2015年蘋果的生意出現逆風,2016年蘋果的股價持續下跌,本益比跌到歷史低點10倍附近時,巴菲特出手大量買入蘋果的股票,平均買入價在34美元,買入後一直持有到2024年,以均價186美元賣出,期間蘋果的股價漲了5.5倍。
這個例子說明,巴菲特不會在大家都看好蘋果、蘋果股價大漲時去投資,而是很有耐心地等到蘋果股價大跌、股票價格低於內在價值時,才進場去撿便宜!
做投資時如果沒有「安全邊際」,會如何?如果買得不夠便宜,未來股價短期出現下跌時可能會讓你忐忑不安、睡不好覺,甚至造成你認賠、停損出場,投資賠錢的機率會大幅提高。
投資是為了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如果把生活品質搞差了,就本末倒置了!那為何還要投資?
我投資股市25年的過程中,看過許多朋友賠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投資股票時沒有注意「安全邊際」,尤其是在大家都看好某個族群、某支股票時,利多消息最多,股價往往會持續暴漲,大家往往會忍不住進場去追高。
台股處於歷史高檔 缺乏足夠安全邊際
我們以台灣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來當例子,未來10年AI人工智慧肯定在各個領域持續大量發展,AI晶片需要高階製程,而在高階製程領域,未來幾年內看不到其他對手能跟台積電競爭,這也讓台積電成為投資朋友們追捧的標的,許多人口耳相傳一句話:「一張不賣、奇蹟自來!」。
把台積電過去25年的本益比攤開來看,目前本益比高達27~28倍,放在歷史上來看,是本益比最高的時候,上次本益比來到28以上,是在2022年初,那時台積電股價來到650元,後來股價最低跌到360元,接近腰斬!
當時如果是在600元以上大量買入台積電,估計在股價持續下跌到400元時,心情已經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可能認賠賣出,或是整天坐立難安。
如果把巴菲特購買蘋果的例子套到台股和台積電來看,目前進場去買台股或是台積電,並沒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此時降低台股持股部位,大幅增加現金部位,並有耐心地等待未來股價下跌,是較符合「安全邊際」的做法。
實際上巴菲特在過去一年內持續大量賣出手上的股票,將現金部位提高到40%以上,這是過去20多年來唯一一次巴菲特大賣股票、保留天量現金的時候。股神已經在大幅提高現金部位,那你呢?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僅示意 / 內容僅供參考,投資請謹慎為上)
文章出處:《Money錢》2024年12月號
下載「錢雜誌App」隨時隨地掌握財經脈動
觀看更多內容,歡迎訂閱《Money錢》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