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03-27 08:43
  • 更新:2025-03-27 08:43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大盤解析

美國昨日於盤前公布 2 月耐久財訂單月增率從 3.3% 下滑至 0.9%,不過優於市場預期的 -1%,且扣除運輸設備後月增率從 0.1% 加速至 0.7%,優於市場預期的 0.2%,使美股期貨在開盤前持穩。
不過,白宮證實川普將召開記者會宣布汽車關稅議題,突發的行動加上 4/2 對等關稅的不確定性,投資人擔心全球關稅戰的風險將螺旋上升。另外,聖路易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同時也是 Fed 官員的 Alberto Musalem 認為目前難以分辨關稅的衝擊是一次性還是長期性影響,影射聯準會降息的難處,市場疑慮增溫,美股開盤走低,主要指數終場全數收黑,標普跌幅超過 1%,費半更是大跌超過 3%。
類股方面,具防禦性質的必需型消費品表現較強,能源也受惠油價反彈而上漲;反觀資訊科技、通訊服務、非必需消費品等引發這波修正的重災區表現疲弱。個股方面,特斯拉 (TSLA) 受關稅消息影響大跌約 5.6%;輝達 (NVDA) 同樣下跌逾 5.7%,主因 TD Cowen 分析師表示微軟 (MSFT) 可能取消或推遲美國和歐洲部分數據中心項目,且阿里巴巴總裁蔡崇信警告 AI 泡沫而引發市場關注,打擊市場信心,科技七雄全數收黑。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耐久財訂單2月意外上升,企業搶購設備應對關稅風險

美國2月耐久財訂單出乎意料上升0.9%,主因企業為避開川普政府即將實施的新一輪關稅而提前下單,帶動第一季設備投資反彈。然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面對進口關稅不確定性與高借貸成本,整體經濟成長動能仍疲弱。非國防核心資本財訂單下滑顯示企業中長期支出意願仍低迷,反映出企業信心與投資計畫正在轉弱。

重點摘要

● 耐久財訂單意外成長
2月訂單成長0.9%,優於預期的-1.0%,主因企業加速設備採購以避免潛在關稅衝擊,其中電氣設備與金屬製品需求強勁。

● 投資領先指標顯示後勁不足
排除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訂單下滑0.3%,顯示企業對未來支出持保守態度,拖累中長期設備投資前景。

● 關稅壓力加劇設備採購
川普政府已恢復對鋼鋁加徵25%關稅,並準備針對汽車、半導體與藥品祭出產業關稅,加劇企業採購時程提前。

● 商業信心持續下滑
聯準會按兵不動反映經濟不確定性上升;財務長信心指數與小企業投資意圖雙雙走低,壓抑未來資本支出成長。

● 第一季GDP恐面臨下修
儘管設備出貨成長0.9%,但訂單下降與商業情緒低迷,使高盛維持第一季GDP成長1.3%的預測,而亞特蘭大聯準銀行則預期出現負成長。

 

川普宣布對非美製汽車課徵25%關稅,歐盟表態將反制

前總統川普宣布自4月2日起對所有「非在美國製造」的汽車與輕型卡車課徵25%關稅,並稱此舉將為美國帶來超過1,000億美元年收入。該政策引發市場劇烈反應,汽車股盤後普遍下跌。雖然川普表明會對關稅政策「有彈性」,但已激起歐盟反彈,強調將保護自身經濟利益,並尋求協商途徑。隨著美國進入所謂的「報復性關稅時代」,全球貿易局勢或將進一步緊張。

重點摘要

● 全面徵稅措施
川普簽署總統公告,宣布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與輕型卡車課徵25%關稅,自4月2日生效,4月3日起開徵,並強調「美製車零關稅」。

● 市場即時反應
消息一出,通用汽車 (GM)、Stellantis (STLA) 與福特 (F)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皆下跌約5%,顯示市場擔憂新政策對車企營運與成本結構的衝擊。

● USMCA 豁免條件
川普為「底特律三大」車廠提供墨西哥與加拿大製車輛的一個月豁免期,前提是這些車輛須符合美墨加協議(USMCA)條件。

● 國際政治反彈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強烈批評此舉,稱關稅是對企業與消費者雙輸,歐盟將保護自身經濟利益,並嘗試透過談判化解衝突。

● 政策尚存變數
川普雖強硬宣布關稅政策,卻也多次提及「彈性處理」,財政部長也暗示部分國家可提前協商避免關稅,政策走向仍不確定。

 

產業

半導體庫存持續去化中但壓力猶存,七大廠庫存遠高於歷史中位數

美國銀行指出,2024 年第四季半導體產業庫存天數有所上升,整體仍高於五年歷史中位數,顯示產業雖已進入去庫存階段,但進程緩慢且分歧明顯。尤其七大半導體廠商(如英特爾 INTC、德儀 TXN、輝達 NVDA 等)庫存水位遠高於平均,部分廠商如德儀與安森美仍處於極端高檔。雖然代工與存儲器環節庫存略見改善,但現金流壓力與銷售轉換仍為產業待解挑戰。

重點摘要

● 整體庫存略升仍可控
2024Q4非儲存器半導體庫存天數達116天,較上季上升8天,雖高於五年中位數22天,但較去年同期略為改善,顯示庫存正常化仍在進行。

● 代工去化效果明顯
代工環節庫存天數降至77天,低於五年中位數3天,顯示該領域去庫存成效佳;存儲器雖仍高達130天,但已連續兩季下降。

● 下游庫存普遍改善
OEM、EMS與分銷通路庫存壓力緩解,其中EMS已與歷史均值持平,顯示終端需求開始回穩。

● 七大廠商庫存仍處高位
七家主要半導體廠平均庫存天數高達157天,遠高於歷史中位數105天;德儀與安森美偏離幅度最大,分別高出98與93天。

● 現金流與庫存背離擴大
七大廠自由現金流利潤率年減260個基點,庫存天數年增逾5%,反映營運效率承壓,需留意未來資金調度與訂單轉化能力。

 

美國再將逾50家中企列入出口黑名單,強化AI與高運算技術封鎖

川普政府上任後首次擴大技術出口管制,週二將80家機構列入出口黑名單,其中超過50家來自中國,目標明確鎖定發展高階人工智慧、量子計算與軍事用途的超算企業。美國商務部指出,此舉旨在防止中國藉由第三方取得先進半導體與AI晶片技術。此波擴張打擊面涵蓋雲端、量子、軍用AI與供應鏈中介,為中美科技對抗再添變數。

重點摘要

● 出口黑名單再擴大
美國商務部將80家機構列入實體清單(Entity List),其中包含27家涉軍用AI開發、7家涉量子科技發展,並封鎖向其出口美國技術與設備。

● 鎖定軍事與超算領域
部分企業被指支援中國軍事現代化,包括供貨給遭制裁企業如華為與海思,封鎖重點聚焦在超級電腦、AI晶片與無人機技術。

● 涵蓋第三地與中介網絡
新一輪清單擴大追蹤轉口與中介供應管道,避免中國透過境外第三方獲取敏感技術。

● 中國官方強烈回應
中國外交部對美國擴張出口管制表達「強烈譴責」,並批評美方泛化國安概念,破壞正常科技與經貿合作。

● 中國AI自研勢力崛起
儘管遭遇技術封鎖,中國AI新創如DeepSeek正推廣低成本開源模型,加速本土替代進程,對美企形成價格與生態系競爭壓力。

 

中國企業加速投入生成式AI,盼藉技術優勢抵禦美國關稅衝擊

面對川普政府可能擴大的對中關稅政策,中國企業正積極擁抱生成式AI,視其為下一波增長與風險對沖的關鍵工具。從短影音、遊戲開發到智慧農業與自動駕駛,近兩週幾乎每天都有中國公司公布AI應用進展。儘管中美貿易摩擦升溫,市場對中國企業未來獲利成長的預期正因AI技術普及而回升。專家認為,美中應將AI合作列為優先議題,如同當年美蘇核武管控般關鍵。

重點摘要

● 生成式AI快速滲透各產業
快手推出影片生成工具Kling,上線至今創收破1億人民幣;騰訊更新3D生成模型並強化AI聊天機器人元寶;百度與昆侖萬維亦相繼發布低門檻開發工具與AI音樂應用。

● 工業AI具中國優勢
自動駕駛新創DeepRoute.ai指出,中國在「實體AI」上具備機械設備與數據優勢,正打造語音操控的無人配送系統,預計明年上線。

● AI應用有望對沖經濟壓力
分析師預期AI工具將協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有助對抗經濟放緩與關稅壓力,並推動企業獲利成長。

● 關稅影響仍具挑戰
高盛預估,若美國對中貨品加徵20%關稅,將導致中國企業盈餘減少5%(以港幣計),顯示貿易摩擦仍是潛在風險。

● AI合作成為大國新議題
專欄作家Thomas Friedman呼籲,美中領導人應優先討論具人類智慧的AI發展與治理,將其比喻為新時代的「核武協議」。

 

OpenAI預估2025年營收達127億美元,三倍成長顯示生成式AI商機爆發

OpenAI預期2025年營收將達127億美元,年增近三倍,反映生成式人工智慧市場需求持續強勁。儘管面臨Google、Anthropic等對手競爭,OpenAI仍持續擴展功能與企業合作,包括導入原生圖像生成功能至ChatGPT平台。微軟 (MSFT) 作為其主要投資者,也因AI雲端業務受益良多。此外,OpenAI正透過與SoftBank、Oracle等的「Stargate」聯盟深化基礎設施佈局,並調整內部高層角色分工,強化研發與商業營運雙軌並進。

重點摘要

● 營收大幅成長
OpenAI內部預估2025年營收將達127億美元,約為目前的三倍,顯示其生成式AI服務如ChatGPT與API持續拓展商業潛力。

● 團隊高層重組
執行長Sam Altman將專注於產品與研究,營運長Brad Lightcap則接管日常業務運作,有助公司聚焦核心技術與市場拓展。

● 微軟合作深化
微軟 (MSFT) 第四季AI相關年化營收達130億美元,年增175%,顯示與OpenAI合作對其雲端與AI戰略帶來重大助力。

● 圖像生成功能擴展
OpenAI宣布為ChatGPT全用戶開放原生圖像生成功能,進一步增強平台多模態能力,拓寬使用者應用場景。

● 擴大資本布局與聯盟
SoftBank擬以2,600億美元估值對OpenAI投資400億美元,並支持其與Oracle合資的「Stargate」超級電腦計畫,加強AI基礎設施。

 

個股

微軟取消2GW資料中心計畫,AI投資回報放緩引發市場關注

根據TD Cowen報告,微軟 (MSFT) 近6個月內已取消約2GW規模的資料中心建設計畫,主要因市場出現供應過剩,加上對OpenAI訓練任務的支援減少。此舉凸顯美國科技巨頭在AI投資熱潮下開始審慎調整支出策略,尤其在AI回報速度不如預期、中國新創技術具成本優勢的背景下,投資人對AI資本支出的耐心正逐步減少。

重點摘要

● 微軟取消大型資料中心建設
TD Cowen指出,微軟在美歐市場共取消或延遲約2GW資料中心項目,顯示其對AI計算資源需求進行重新評估。

● 對OpenAI訓練支援縮減
分析指出,取消原因之一是微軟不再支援OpenAI額外的訓練工作負載,顯示其與OpenAI合作策略有所調整。

● AI投資回報疑慮升溫
隨著AI基礎建設支出持續攀升,市場對其短期回報抱持懷疑,加上中國DeepSeek等新創提供更低成本解法,對西方業者構成壓力。

● Google與Meta填補市場空缺
微軟退場後,Google (GOOGL) 與Meta (META) 分別在國際與美國市場承接部分原本的資料中心空間,調整市場布局。

● 微軟仍持續重押AI
儘管調整策略,微軟2024財年仍預計投入逾800億美元於AI與雲端業務,顯示其長期戰略方向未變但更注重資源配置效率。

 

比亞迪2025年海外銷售目標翻倍至80萬輛,佈局當地組裝應對關稅挑戰

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計劃2025年將海外銷售翻倍至80萬輛,並透過在地組裝策略抵禦各國對中國製車的關稅壓力。面對國內價格戰與地緣政治挑戰,比亞迪積極拓展歐洲、拉丁美洲與東南亞市場,並持續投資海外工廠與智慧駕駛技術,試圖將未來大部分利潤來源轉向國際市場。

重點摘要

● 目標海外銷售翻倍
比亞迪2024年海外銷量達417,204輛,2025年目標提升至80萬輛,預期在英國、拉美與東南亞市場將有明顯成長動能。

● 關稅壓力下轉向在地組裝
為降低出口壁壘,比亞迪將核心零組件自中國供應,並在當地市場進行組裝,目前已於巴西、泰國、匈牙利與土耳其建廠。

● 暫不進軍北美市場
受地緣政治與美加對中國電動車100%關稅影響,比亞迪短期內不打算進入美國與加拿大市場。

● 擴大智慧駕駛技術團隊
公司計劃將智慧駕駛與半導體開發團隊由5,000人擴編至8,000人,並於2026至2027年將平價智慧駕駛技術推向全球。

● 瞄準長期盈利與規模效益
董事長王傳福表示,當比亞迪達到與豐田(7203.T)相近銷量時,單車利潤將超越對方,強調其成本控制與規模優勢。

 

特斯拉歐洲銷量大減與川普關稅計畫引發股價重挫

特斯拉 (TSLA) 因歐洲銷量下滑與市場對美國即將實施汽車進口關稅的憂慮,3月27日股價重挫近6%。2月特斯拉在歐洲的新車登記數年減40%,與整體電動車市場成長26%形成強烈對比。此外,川普即將公布的貿易政策也加劇投資人不安。特斯拉年初以來跌幅已達36%,不僅受到市場波動與政策壓力影響,也因執行長馬斯克涉入政治而損及品牌形象。

重點摘要

● 歐洲銷量大幅下滑
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2月特斯拉歐洲新車登記數年減40%,約少11,000輛,與整體純電動車市場的26%成長背道而馳。

● 川普關稅政策影響擴大
美國預計4月2日啟動汽車進口關稅政策,特斯拉因在中國與德國有生產基地,市場擔憂其產品將受新關稅衝擊,導致股價下跌。

● 馬斯克政治立場引發品牌爭議
馬斯克與川普合作推動聯邦支出削減、擴大民營化,引發部分潛在消費者反感,甚至導致品牌形象受損與門市遭破壞。

● Model Y換代與市場觀望
RBC分析師指出,銷量下滑可能與消費者等待Model Y小改款或新平價車型有關。特斯拉預計下月全面量產新版Model Y。

● 長線機會仍受關注
儘管面臨短期挑戰,William Blair仍維持買進評級,理由包括能源儲存業務成長與預計6月在奧斯汀啟動的無人計程車服務計畫。

 

強勢類股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如昨日【美股盤勢】美股表現平淡,特斯拉持續收復失土!(2025.03.26)所說,標普 500 指數在 5,770 有頸線壓力需要克服,後續是否站穩,將成為短線上續強的關鍵,然就昨日盤勢表現來看,標普對此壓力位置有明顯反應,因此維持先前看法 — 市場信心需要時間修復,且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經濟放緩的疑慮縈繞不去,預期上半年美股創新高的難度極大,基礎劇本是區間震盪盤,悲觀版本則可能繼續破底,回落至 M 頭技術滿足點 5,390 位置。建議投資人持續留意本週經濟數據,包括本日美國 24Q4 GDP 及 PCE 數據,以及市場重點關注的週五美國 2 月 PCE 數據、3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若通膨及經濟數據再度引起經濟衰退擔憂,股市或再面臨修正。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表現平淡,特斯拉持續收復失土!(2025.03.26)

【美股新聞】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國家加徵25%關稅,全球能源市場受影響!

【美股新聞】Google預言量子時代將在5年內爆發,將成為AI下一波浪潮?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