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Shutterstock
放大鏡短評
戴爾(DELL)近期積極布局 AI 基礎設施市場,與輝達(NVDA)合作深化,成為少數具備全球供應鏈與交付能力的 AI 硬體供應商。根據執行長 Michael Dell 表示,AI 伺服器業務在不到兩年內創造逾 100 億美元營收,2025 年預估再成長 50%。同時,戴爾已為 2,200 家企業建置「AI 工廠」,並獲得來自 xAI 的多筆大型訂單,展現其交付能力與技術實力。
儘管基本面利多,但近期股價仍受整體科技股修正與市場對 AI 投資回收周期的保守預期影響,短期走勢偏弱。中長期來看,若戴爾能持續擴大 AI 市占率並改善毛利結構,其「AI 硬體平台供應商」定位將獲市場重新評價,具備股價重估空間,值得長線投資人關注。
新聞資訊
為什麼 AI 對企業來說將成為像 PC 和行動裝置一樣重大的技術轉變?
戴爾科技(Dell Technologies)創辦人暨執行長 Michael Dell 表示,AI 的變革性不亞於過去的個人電腦與行動設備革命。過去 50 年來,科技的重點是「計算」,但現在我們邁入了「智慧」的時代。AI 模型不僅僅是處理計算,它們創造的是「智慧」,而智慧的市場規模極其龐大。從大型企業到中小企業,無不積極尋求運用 AI 提升效率、加快創新速度,釋放資料潛能。Michael Dell 強調,目前 AI 應用仍處於 S 型採用曲線的初期階段,發展潛力巨大。
戴爾是如何在 AI 基礎設施領域快速崛起的?
戴爾憑藉其全球供應鏈與交付能力,迅速在 AI 伺服器市場嶄露頭角。短短不到兩年,戴爾就打造出營收達 100 億美元的 AI 伺服器業務,並預測 2025 年將有 50% 的 AI 銷售成長。與輝達(Nvidia)的深厚合作更是關鍵之一,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甚至在 GTC 大會中展示戴爾的簡報頁面,突顯其作為「最廣泛的端對端 Nvidia AI 基礎架構供應商」地位。目前包括 CoreWeave 與馬斯克的 xAI 等新創都選擇與戴爾合作,戴爾近期更贏得一筆據傳為數十億美元的 xAI 訂單。
客戶正在如何實際部署 AI 技術?
Michael Dell 表示,已有約三分之二的企業從試驗階段邁向實際部署,AI 的應用場景遍及客戶服務增強、內容創作、程式輔助撰寫等。更進一步的應用也不侷限於大型語言模型,量化交易、機器學習與深度學習等領域也持續擴展中。戴爾已協助超過 2200 家企業打造「AI 工廠」,未來目標是服務百萬家客戶。公司也設計超過百種解決方案與參考架構,以加速各產業 AI 落地。
為什麼戴爾與輝達的關係這麼緊密?
Michael Dell 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交情長達 31 年,兩人從 PC 與工作站時代便開始合作。從早期的 Riva 128 顯示卡事件到如今的 AI 革命,雙方在多次挑戰中建立起深厚的信任與默契。戴爾是全球最大規模的運算基礎設施提供者之一,而輝達也希望將其先進技術透過戴爾的通路普及到企業與政府手中。這段歷史深厚且穩定的合作關係,成為推動 AI 生態系發展的重要推手。
政府對 AI 有多迫切的需求?「主權 AI」是什麼?
全球各國政府對 AI 的需求日益升高。Michael Dell 指出,在他走訪的 180 多個國家中,幾乎所有擁有資源的國家都希望建構符合自身語言、文化與數據主權的 AI 模型。「主權 AI」(Sovereign AI)正成為全球趨勢,各國不再滿足於使用第三方模型,而是想建立屬於自己的系統。這也代表戴爾有龐大的成長空間,成為協助各國實現數位自主的關鍵夥伴。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美股新聞】美國對購買委內瑞拉石油國家加徵25%關稅,全球能源市場受影響!
【美股新聞】Google預言量子時代將在5年內爆發,將成為AI下一波浪潮?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