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稍微有點喘息,想不到川普又出招。川普3月27日宣布對所有「不在美國製造」的汽車,徵收25%關稅,4月2日生效。聞訊全球車廠股價都下跌,美國車廠也不例外,通用(GM)和福特(F)並未因此得利,股價也是走弱,怕被國際反報復。川普這招,可謂兩敗俱傷。
川普汽車稅緣起:強迫歐洲進口美國油氣
此舉顯然衝著歐洲來(話說人家歐洲股市一片祥和...跟你美國很不一樣😓),川普勝選後就有談過這類議題,整個汽車稅的事件,美國政府對歐主要談判條件,是希望歐洲可以擴大自美國進口油氣能源,來緩解美國國內能源過剩的壓力,也可安撫共和黨能源金主。
結果談判破裂,歐洲無意加購美國石油天然氣
才演變成這種結果。歐洲車被加稅,美國油氣大規模出口計劃也失敗。
這樣的恐嚇對美國盟友是否產生效果?坦白說還真的有效,對風向敏感的越南政府,急速宣布調降7種商品的美國進口關稅,包含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關稅將從5%降至2%,進口美國汽車的稅率從45%至64%區間降至32%
民間企業如現代汽車也火速跟進,宣布未來加碼投資美國,並承諾大買美國當地天然氣。
川普 vs 反川,似乎大國大企們,不得不選邊站了...
影響族群:汽車、成熟半導體製程
25%關稅意味者:「美國人未來要買歐洲車,會更貴」。美國消費者將需要支付多達25%的附加費用來購買非美國製造的汽車或電動車,將使車價普遍上漲,消費者可能會轉向選擇便宜車或二手日本及歐洲車。
當然也會影響整體車市及車用半導體,因為車用晶片大多屬於成熟製程(非高階),以台灣來說,對台積電 (TSM) 的影響可能還好,但對成熟製程如聯電或是中國晶片企業,因製程較成熟,影響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