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國昨天公布 24Q4 GDP 年化後季增率從 2.3% 加速至 2.4%,高於市場預期的 2.3%;核心 PCE 24Q4 年化季增率也從 2.7% 減速至 2.6%,低於市場預期的 2.7%,不過並未提振美股表現,市場對於川普簽署非美製汽車加徵 25% 關稅的行政命令保有疑慮,擔心貿易戰持續升級,避險情緒升溫下,終場美股主要指數全面下跌。
類股方面,扮演防守角色的必需型消費及醫療保健類股相對抗跌,資訊科技、通訊服務等領跌個股持續走弱。個股方面,半導體族群因美國將數十家中國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加上微軟放棄資料中心擴建計畫而情緒低迷,輝達 (NVDA)、超微 (AMD)、美超微 (SMCI) 聯袂走低,分別下跌 2.05%、3.21%、6.26%,博通 (AVGO) 也下跌超過 4%。
財報速覽
Lululemon財測不如預期,美國市場疲弱導致股價重挫逾10%
Lululemon (LULU) 公布優於市場預期的 2024 財年第四季財報,營收與每股盈餘皆超標,但2025年全年財測不如分析師預期,加上美國市場需求放緩,使股價在盤後交易中大跌超過10%。公司表示消費者受經濟與通膨疑慮影響,整體支出趨於保守,美國來客數減少,對業績造成壓力。不過,國際市場表現強勁,未來也將進一步擴展歐洲市場。
重點摘要
- 財報優於預期
第四季每股盈餘達 6.14 美元,高於預期的 5.85 美元;營收為 36.1 億美元,也優於預期的 35.7 億美元。全年營收達 105.9 億美元,年增8%。 - 2025年展望保守
公司預測2025財年營收為 111.5 億至 113 億美元,略低於市場預期的 113.1 億美元;每股盈餘預估為 14.95 至 15.15 美元,同樣低於分析師預估的 15.31 美元。 - 美國市場表現疲弱
第四季同店銷售年增僅3%,低於市場預期的5.1%;其中美洲地區銷售成長停滯,但國際市場成長達20%,顯示地域性差異明顯。 - 毛利率預期下滑
2025年毛利率預估將下降0.6個百分點,主要因固定成本增加、匯率變動與美國針對中國與墨西哥的關稅上升所致。 - 積極布局國際市場
CEO表示將於今年擴展門市至義大利、丹麥、比利時、土耳其與捷克,進一步擴大國際營運版圖,以平衡美國市場疲軟的成長動能。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對進口汽車祭出25%關稅,美國車價上漲金額恐飆升至15,000美元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自4月3日零時起,對進口汽車與零件加徵25%永久性關稅,將大幅推升美國車輛價格,影響範圍涵蓋外國與國產車。根據多家華爾街分析機構預估,每輛車價格恐上漲4,000至15,000美元,對全球汽車供應鏈與消費者帶來重大衝擊。雖USMCA協議成員享部分豁免,但實際執行細節仍未明朗,汽車產業前景更加不確定。
重點摘要
- 整車與零件皆列入徵稅範圍
關稅涵蓋進口乘用車、輕型卡車與主要零組件(如引擎、變速箱與動力系統),顯示打擊範圍不僅限整車,更波及製造成本。 - 車價恐大幅上升
分析師估計車輛價格將上漲4,000至15,000美元,視進口比例而定。國產車也將因零件成本增加而同步漲價,最高增加達8,000美元。 - USMCA提供部分緩衝
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議成員可針對「非美國製」部分徵稅,並暫緩對部分零件課稅,惟最終細節仍待川普政府進一步公布。 - 特斯拉 (TSLA) 相對受惠
特斯拉由於產線多在美國,受衝擊較小,分析師認為其為少數潛在受益者之一。不過馬斯克表示部分進口零件仍會使成本上升,影響「不容小覷」。 - 產業模型面臨重大轉變
分析師指出,這項措施對全球汽車產業結構帶來「根本性破壞」,製造與供應鏈將被迫重新調整,未來汽車市場可能重新洗牌。
Z世代用「網路迷因指標」面對經濟焦慮,反映美國年輕人對未來深感不安
隨著美股震盪、經濟數據轉弱與川普政府再度祭出關稅政策,美國年輕世代開始以幽默方式在社群平台上分享「民間版衰退指標」,如Depop二手衣價格下滑、Klarna提供外送分期付款服務、甚至觀察時尚與娛樂風向。這些迷因式幽默反映了他們對經濟現況的不安與無力感,同時也展現Z世代特有的文化共鳴與情緒紓解方式。
重點摘要
- 迷因式衰退指標流行
年輕人透過X、TikTok等平台分享生活中看似荒謬卻象徵經濟下行的「指標」,例如網購平台價格崩跌、做指甲改用貼片等,引發共鳴與轉發潮。 - 幽默背後的焦慮
學者指出這類「gallows humor」是一種集體心理調適行為,讓年輕人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感到彼此連結,即使笑中帶淚。 - 消費者信心指數下降
密西根大學調查顯示,2024年初18至34歲族群的消費信心本為所有年齡層最高,但近期已下滑超過6%,反映對經濟未來悲觀。 - Z世代財務壓力沉重
高房價、債務壓力與缺乏資產緩衝,使年輕世代在經濟風險中更為脆弱,對「美國夢」的實現抱持懷疑態度。 - 官方預警與市場共震
財政部長與華爾街分析師均警告衰退風險上升。德意志銀行調查顯示市場認為未來12個月衰退機率高達43%,凸顯主流與非主流對「經濟氣氛」的共識:「vibes are off」。
個股
CoreWeave以每股40美元完成IPO,募資15億美元創2021年來科技業最大規模
AI雲端運算公司CoreWeave於3月28日正式完成IPO,以每股40美元定價,總募資金額達15億美元,創下自2021年以來美國科技公司最大規模上市案。該公司最初擬定的定價區間為47至55美元,但最終不僅下修價格,也將發行股數由4,900萬股減至3,750萬股,使其估值由原本預期的265億美元降至約190億美元。此次IPO不僅是市場對AI基礎設施供應商的重大信心測試,也為沈寂已久的創投與科技IPO市場注入活水。
重點摘要
- 募資規模與估值下修
CoreWeave最終以低於預期的每股40美元價格上市,募資15億美元,估值落在約190億美元,低於原先最高目標265億美元。 - Nvidia (NVDA) 與OpenAI為關鍵支持者
CoreWeave提供Nvidia GPU雲端資源予AI客戶,Nvidia亦為主要股東之一;OpenAI更在合作合約中承諾投資3.5億美元購買股票。 - 成長迅猛但虧損擴大
2023年營收年增逾700%,達近20億美元,但因資本支出龐大,淨虧損達8.63億美元,反映其高投入的基礎設施商業模式。 - 主要客戶與競爭者
CoreWeave最大客戶為微軟 (MSFT),其餘包括Meta (META)、IBM (IBM)、Cohere等,試圖與AWS、Google Cloud等雲端巨頭競爭。 - 為科技IPO市場打開新局
此次IPO為2021年Freshworks以來首家募資逾10億美元的創投支持科技公司,也預示Hinge Health、Klarna與Discord等科技業者後續將陸續啟動上市計畫。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儘管美國 24Q4 GDP 及 PCE 數據出來是正向的,並非停滯性通膨的走勢,但那已經是過去式了,市場主要還是擔心川普的關稅政策,是否會造成未來通膨及經濟的衝擊,在此不確定性之下,資金沒有足夠的信心佈局,且在這一波修正之後,市場情緒持續低落,需要時間緩解與修復,因此維持先前的看法,基礎劇本是區間震盪盤,悲觀版本則可能繼續破底,回落至 M 頭技術滿足點 5,390 位置。建議投資人留意今日美國 2 月 PCE 數據 ( 、3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若通膨及經濟數據再度引起經濟衰退擔憂,股市或再面臨修正。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反彈遭遇賣壓,主指全數收黑!(2025.03.27)
【美股新聞】微軟縮減數據中心,AI投資節奏放緩,引市場關注!
【美股新聞】美中科技戰升溫,輝達營收面臨巨大風險,股價重跌近6%!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