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美國上週五公布兩大重要經濟數據,首先美國 2 月核心 PCE 月增 0.4%,高於前值及預期值 0.3%,年增率同樣較前值及預期值 2.7% 高,來到 2.8%。而美國 3 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則從 57.9 下滑至 57,低於市場預估的 57.9,其中消費者 5 ~ 10 年中長期通膨預期從 3.9% 上升至 4.1%,以上數據皆非市場所樂見的,在通膨預期的關稅戰的緊張情緒下,美股再度下殺,主要指數全線收黑,標普 500 連三黑。
類股方面,僅公用事業逆勢收紅,通訊服務、非必需型消費品、資訊科技類股跌幅居前;個股方面,川普堅定將對汽車進口徵收 25% 關稅的立場,汽車股連兩天回落,通用汽車 (GM) 下跌 1.1%、福特 (F) 下跌 1.8%,特斯拉 (TSLA) 下跌 3.5%。科技七雄表現慘烈,亞馬遜 (AMZN)、Alphabet (GOOGL)、Meta (META) 皆下跌超過 4%,微軟 (MSFT) 也有逾 3% 跌幅。
焦點新聞
總經
美國2月核心PCE通膨超預期,降息時間表可能延後
美國商務部公布2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上升0.4%,高於市場預期的0.3%,年增率達2.8%。這是自2024年1月以來最大月增幅,顯示通膨壓力仍具韌性。同時,消費支出僅增長0.4%,低於預估的0.5%,儘管個人所得成長強勁,月增0.8%。市場解讀此數據為聯準會將延後啟動降息的訊號,特別是在美國潛在啟動新一輪關稅政策的背景下。
重點摘要
- 核心通膨壓力仍強
核心PCE指數月增0.4%、年增2.8%,雙雙高於預期,為2024年以來最大漲幅,顯示通膨降溫進程遇阻。 - 整體物價漲幅符合預期
所有品項PCE月增0.3%、年增2.5%,雖符合市場預期,但住房成本依舊推升整體物價。 - 消費與儲蓄趨於保守
消費者支出增長0.4%,低於預估的0.5%;個人儲蓄率升至4.6%,創2024年6月以來新高,顯示民眾更為謹慎。 - 市場預期降息延後
數據公布後,美股期指與美債殖利率短暫下跌,市場解讀為聯準會將持續觀望,不急於降息。 - 關稅政策成潛在變數
川普重提關稅議題,若實施廣泛貿易壁壘,恐再度推升物價壓力,干擾聯準會政策判斷。
美國3月消費者信心惡化超預期,通膨與就業擔憂升溫
美國密西根大學3月消費者信心終值跌至57.0,低於市場預期的57.9,並創下2022年下半年以來新低。該指數較2月下滑11.9%,較去年同期大跌28.2%。調查顯示,通膨預期惡化是導致信心下滑的主因,尤其是長期通膨預期首度突破4%,為1993年以來首見。消費者也更加擔心未來就業市場表現,悲觀情緒加劇股市震盪,當天道瓊工業指數下跌超過500點。
重點摘要
- 消費者信心連三月下滑
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3月終值為57.0,較上月下跌11.9%,為連續第三個月下滑,反映經濟與政策不確定性。 - 通膨預期升至歷史高點
一年期通膨預期升至5%,五年期通膨預期達4.1%,為1993年以來首度突破4%,加深對購買力減弱的擔憂。 - 預期指數顯示悲觀情緒擴散
消費者預期指數跌至52.6,月減17.8%,年減32%,顯示未來經濟展望信心快速惡化,涵蓋各收入與黨派群體。 - 對就業市場前景感到不安
調查中認為失業率將上升的比例升至2009年以來新高,突顯對經濟放緩的焦慮情緒升溫。 - 市場對關稅與通膨政策反應劇烈
在通膨數據與信心報告發布後,道瓊指數大跌逾500點,顯示投資人憂慮關稅政策與高通膨將限制聯準會的政策空間。
產業
川普宣布汽車關稅重擊車市,平價車型最受衝擊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進口汽車與零件課徵25%關稅,引發全球車廠股價下跌與市場震盪。專家指出,車廠難以完全吸收成本,勢必透過調漲售價、削減配備或縮減車款選擇,將壓力轉嫁給消費者。平價車型與首次購車族恐首當其衝。分析預期,美國年銷量將自2024年的1,600萬輛跌至1,450萬至1,500萬輛。新興車廠如INEOS則面臨更大挑戰,無法透過規模經濟攤平關稅衝擊。
重點摘要
- 關稅將推升車價與限縮選擇
傳統車廠難以承受25%關稅,預料將透過加價與移除配備來平衡成本,部分入門款車型恐停售。 - 平價車型與首購族首當其衝
Honda CR-V、Chevy Trax、Subaru Forester 等平價進口車型最易受影響,可能使更多民眾被排除在市場之外。 - 市場銷售預估下修
S&P Global Mobility預估未來幾年美國車市年銷量將降至1,450萬至1,500萬輛,較2024年的1,600萬輛明顯下滑。 - 新車價格漲幅顯著
Cox Automotive估計,美國製車輛將因關稅上漲約3,000美元,加拿大或墨西哥進口車將上漲6,000美元。 - 車廠須在短期調整與長期重組間抉擇
車廠可能選擇分攤關稅衝擊或重組供應鏈,但若政策反轉,恐面臨高成本與市場錯配風險。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標普 500 指數在碰到 5,770 頸線位置後回落,顯示其頭部壓力明顯,不排除將進一步修正至 M 頭技術滿足點 5,390 位置。整體而言,通膨數據的回升、關稅的不確定性、消費者信心的下滑、企業決策變得謹慎,這些都可能引發經濟放緩問題,進而導致股市估值調整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PCE 數據回升使聯準會官員發表鷹派言論,但就 FedWatch 的數據來看,降息預期沒有因此減少,代表市場認為經濟前景的擔憂更甚通膨,也進而增強近期股市回調的主旋律是經濟的擔憂情緒,預期短期內要讓市場重拾信心具有一定的難度,美股或將進一步修正。
同時,本週重要經濟數據眾多,週二將公布美國 3 月 ISM 製造業 PMI 指數 ( 預期與前值皆 50.3 )、美國 2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 ( 前值 774 ),週三美國 3 月 ADP 就業人數 ( 預期 11.8 萬人;前值 7.7 萬人 ),週四美國 3 月 ISM 服務業 PMI 指數 ( 預期 53.2;前值 53.5 ),週五美國 3 月失業率 ( 預期 4.2%;前值 4.1% )、美國 3 月非農就業人數 ( 預期 12.8 萬人;前值 15.1 萬人 )。綜觀而論,建議投資人在經濟數據轉趨明朗,以及 4/2 川普對等關稅生效前謹慎停看聽,減少過度操作,並持續提高現金水位較為安全。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經濟超預期無用,美股續跌!(2025.03.28)
【美股新聞】挑戰輝達霸權?Extropic打造超高效AI晶片,效能暴增千倍、碳排大減!
【美股新聞】CoreWeave低價上市募資縮水,AI股熱潮降溫?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