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盤解析
川普即將在 4/2 宣布新一輪關稅計畫,並強調未來不排除實施更具針對性的關稅政策,美股受早盤避險情緒升溫而開低,不過在過去幾個交易日大跌,加上季底再平衡交易,美股於盤中收斂跌幅,終場主要指數漲跌互見。
類股方面,扮演防禦角色的必需型消費類股在沃爾瑪上漲超過 3% 的帶動下表現得最為強勢;非必需消費類股則受到特斯拉 (TSLA)、亞馬遜 (AMZN) 下跌拖累,跌幅居前;資訊科技同樣因輝達 (NVDA) 及微軟 (MSFT) 收黑而下跌,成為昨日唯二走低的類股。蘋果 (AAPL) 推出新 AI 功能推動漲勢近 2%。
財報速覽
華為2024年營收大增22%,智慧手機與5.5G部署為成長主力
華為公布2024年營收達人民幣8621億元(約1,182億美元),年增22.4%,為歷年次高紀錄,主因來自核心電信基礎設施與消費者業務強勁回溫,尤其中國智慧手機出貨量大增37%。雖然淨利下滑28%,但公司積極擴大在研發與新興業務上的投入,以因應美國制裁帶來的技術挑戰。未來三年華為將聚焦基礎技術研發,並推動AI、雲端、電動車等新領域布局。
重點摘要
- 核心業務強勢回溫
ICT基礎設施業務營收成長4.9%至3,699億元,占比最大;5.5G商用部署啟動帶動營收增長。消費者業務營收達3,390億元,年增38.3%,中國智慧手機市占從12%升至16%。 - 研發投入創新高
研發支出達1,797億元,占營收20.8%,高於2023年;強化在基礎技術、AI與晶片自研領域的技術深度。 - 智慧手機復甦
藉由國產晶片突破與高階機種推出(如三折手機),華為智慧手機重回中國市場焦點,對抗蘋果(AAPL)並擴大市占。 - 新業務快速起飛
智慧汽車解決方案營收暴增474.4%至264億元,數位能源年增24.4%至687億元,顯示轉型成效初步浮現。 - 雲端與作業系統布局
雲端營收報385億元(含內部採購後達688億元),推出無Google代碼的HarmonyOS 5,朝生態獨立發展。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擬針對所有國家實施「對等關稅」,市場震盪加劇經濟不確定性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表示,他即將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將適用於所有國家,而非僅針對特定貿易對手,顛覆市場先前預期。此舉引發市場高度不安,主要股指一度重挫。儘管部分川普政府官員曾暗示僅針對「貿易逆差大國」,川普本人親自否認,讓政策走向再添變數。經濟學家警告此舉恐帶來停滯性通膨風險,與白宮「經濟轉型」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重點摘要
- 關稅範圍擴及所有國家
川普明言「從所有國家開始」,否認僅針對10至15個主要貿易夥伴,代表潛在關稅對象全面擴大。 - 政策模糊性擾亂市場
由於缺乏細節與明確標準,導致週一市場大幅波動,道瓊與S&P 500一度下挫後反彈。 - 經濟學界示警風險
高盛指出,新一輪廣泛關稅恐推升通膨、打擊經濟成長;CNBC調查14位經濟學家,多數預期將引發停滯性通膨。 - 川普政府內部說法不一
財政部長與經濟顧問曾提及「Dirty 15」為關稅焦點,但川普親自駁斥,顯示政策溝通混亂。 - 川普強調經濟「轉型」
儘管外界擔憂升高,川普仍在社群媒體稱「這是一場美麗的轉變」,並引用企業投資承諾作為佐證。
川普重啟關稅論述並強調全面性,進一步提升全球貿易緊張氛圍。儘管白宮強調經濟改革正進行,市場與專家對不確定性與潛在經濟代價高度戒慎,短期內料將持續牽動金融市場與全球政策走向。
川普擬公布最大規模關稅措施,「對等關稅」瞄準多國貿易逆差
川普預計週三正式公布其任內最大規模的「對等關稅」政策,針對對美國商品徵收高關稅或設置不公平貿易障礙的國家。雖然具體國家與稅率尚未明朗,但白宮已將此計畫稱為「美國解放日」與「大事件」,凸顯其政治與經濟象徵意義。專家警告,此舉可能引發全球貿易緊張升溫,並進一步擾亂市場信心與供應鏈穩定。
重點摘要
- 涵蓋國家範圍不明確
川普明言「從所有國家開始」,與財政部與經濟顧問先前提及的「Dirty 15」或「10至15個主要貿易逆差國」說法相互矛盾,政策方向模糊。 - 貿易逆差國成潛在目標
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2024年最大逆差對象包括中國、歐盟、墨西哥、越南、日本、台灣、韓國等,這些經濟體可能成為關稅首波對象。 - USTR列出關注名單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點名21個國家進行不公平貿易審查,包括G20多數成員與主要貿易逆差來源,如德國、印度、加拿大與南韓。 - 關稅波及多產業
除一般進口商品外,川普先前已對中國、鋼鋁、汽車及零件課徵高關稅,並預告將針對藥品等產業推動進一步措施。 - 經濟學家對逆差觀點不同
多數經濟學者認為,貿易逆差並不等同於不公平,往往反映美國強勁內需與全球供應優勢,與川普「被占便宜」論述相左。
美國經濟面臨停滯性通膨風險,川普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為主因
根據CNBC最新「Rapid Update」經濟預測報告,在川普政府即將實施的新一輪關稅與政策不確定性升高的背景下,美國經濟正陷入低成長與高通膨並存的停滯性通膨風險。14位經濟學家平均預測第一季GDP僅成長0.3%,為2022年以來最低水準,而核心PCE通膨將長時間停留在2.9%左右,可能阻礙聯準會降息的空間。
重點摘要
- 經濟成長急劇放緩
第一季GDP預估僅成長0.3%,遠低於去年第四季的2.3%,反映消費與企業信心下滑已開始影響實體經濟。 - 核心通膨頑強居高不下
核心PCE預計全年多數時間維持在2.8%至3%,僅在年底可能回落至2.6%,加大聯準會政策決策難度。 - 關稅影響導致進口激增
企業為避開新關稅提前進口,短期拖累GDP表現,預計未來可轉化為庫存與銷售助力,但短期內拉低成長。 - 消費力道疲弱
實質消費支出年初連兩月低迷,2月僅成長0.1%,Action Economics將本季消費預測從4%大幅下修至0.2%。 - 經濟衰退風險升溫
儘管大多數預測尚未出現連續衰退,但若貿易戰擴大且無政策調整,Moody’s認為美國可能於第二季陷入衰退。
個股
亞馬遜恢復美國無人機送貨,MK30軟體更新解決安全疑慮
亞馬遜 (AMZN) 近日重啟其無人機送貨服務,恢復在德州College Station與亞利桑那州Tolleson兩地的Prime Air運營。此服務今年1月暫停,原因為MK30無人機高度感測器在多塵環境中出現異常讀值。亞馬遜完成軟體更新並獲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核准後重新上線,顯示公司持續推進其30分鐘內交付的物流願景,儘管仍面臨技術挑戰與地區限制。
重點摘要
- 軟體升級排除感測器問題
MK30無人機的高度感測器受空氣中粉塵影響導致讀值不準,亞馬遜主動暫停送貨進行修正,更新後已獲FAA核准恢復運作。 - 測試過程發生多起墜毀事件
自2023年以來,MK30無人機在奧勒岡州測試時至少發生三起墜毀事件,包括軟體故障與人為測試失誤,顯示飛行穩定性仍需改善。 - 新機型MK30設計更安靜、更耐候
針對民眾噪音抱怨,亞馬遜推出更安靜且能在小雨中飛行的MK30機型,並計劃今年將無人機基地遷離住宅區。 - 目標2030年達年投遞5億件
亞馬遜設定十年內以無人機年投遞5億件包裹為目標,並已開始規劃拓展至英國等國際市場。 - 服務需求強勁但地理覆蓋有限
Prime Air目前僅在美國兩個地區提供服務,並於2023年關閉加州測試站。亞馬遜表示服務恢復後用戶需求創新高。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回顧美股第一季表現,道瓊下跌 1.28%,標普下跌 4.59%,那指下跌 8.25%,羅素 2000 下跌 9.79%。其中科技股因先前漲多及小型股受經濟衰退擔憂影響最大而跌幅最重。近期下跌的主軸還是情緒面的影響為主,轉折的關鍵將落在 4/2 對等關稅政策及本週許多重磅經濟數據的表現,從標普指數來看,昨日在跌破 5 年平均本益比後展開反彈,從技術面來看,開低且跌破前一波修正低點後走高並收漲,可持續觀察是否轉為第二隻腳,後續反彈力度能否延續,且是否能突破 5,787 是轉多的關鍵。
本週經濟數據方面,今日將公布美國 3 月 ISM 製造業 PMI 指數 ( 預期與前值皆 50.3 )、美國 2 月 JOLTs 職位空缺數 ( 前值 774 ),週三美國 3 月 ADP 就業人數 ( 預期 11.8 萬人;前值 7.7 萬人 ),週四美國 3 月 ISM 服務業 PMI 指數 ( 預期 53.2;前值 53.5 ),週五美國 3 月失業率 ( 預期 4.2%;前值 4.1% )、美國 3 月非農就業人數 ( 預期 12.8 萬人;前值 15.1 萬人 )。綜觀而論,建議投資人在經濟數據轉趨明朗,以及 4/2 川普對等關稅生效前謹慎停看聽,避免過度操作較為安全。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消費者信心低迷,美股再度重挫!(2025.03.31)
【美股新聞】AppLovin 暴跌 20%,被爆偷資料掀 AI 廣告黑幕?
【美股新聞】AI Agent 被點名為關鍵拐點,這幾家公司值得關注!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