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解析
川普 4/9 宣布對中國以外國家緩徵對等關稅、4/11 宣布智慧型手機、PC、半導體等各種電子設備獲得暫時豁免關稅,讓市場認為川普仍有理性,不會不顧金融失控而持續推進瘋狂的關稅政策,促使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下降,而紐約聯準會月度調查顯示目前關稅造成的通膨可能只是一次性的,美國消費者對未來五年通膨預期降至 2.9%,推動美股主指全數震盪收紅,但多數投資人仍處於觀望,尾盤漲勢收斂。
類股方面全數收紅,由於美債殖利率大跌加上市場態度保守,利率敏感型且具防禦性質的房地產、公用事業、必需型消費品類股表現最強;非必需消費品則反映需求可能受關稅政策削弱而表現弱勢;通訊服務因 Meta (META) 下跌拖累漲幅居末。
財報速覽
高盛Q1財報優於預期,股權交易強勁彌補其他業務疲弱
高盛(Goldman Sachs, GS)公布2024年第一季財報,營收與每股盈餘皆優於市場預期,主要受惠於股權交易表現強勁。儘管其他業務如資產管理與投資銀行收入出現下滑,但整體營運仍展現韌性。CEO David Solomon提及,川普重啟貿易戰導致企業活動放緩,市場不確定性升高,但高盛仍將持續支持客戶。
重點摘要
- 財報優於預期 高盛第一季營收達150.6億美元,優於預估的148.1億美元;每股盈餘為14.12美元,遠超過預期的12.35美元。
- 股權交易成績亮眼 股權交易收入年增27%,達41.9億美元,比市場預估高出約5.4億美元,是主要成長動能來源。
- 其他部門表現分化 固定收益部門收入僅微增2%,達44億美元,低於預期;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下降8%,至19.1億美元,也略低市場預估。
- 資產與財富管理承壓 此部門收入年減3%,至36.8億美元,主因為私募股權與股票、債券投資表現不佳。
- 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決策 Solomon指出,貿易戰升溫與經濟前景不明導致企業決策延後,抑制投資銀行活動。
焦點新聞
總經
聯準會理事Waller稱關稅引發的通膨為短暫現象,重提「暫時性」觀點引發關注
美國聯準會(Fed)理事Christopher Waller表示,若川普推動的新一輪關稅措施上路,其導致的通膨影響將是「暫時性」的。儘管2021年誤判通膨持續性導致政策失誤,Waller仍強調當前情況不同,並用「Tush Push」橄欖球戰術類比當前的判斷。他認為無論關稅規模大小,美國最終仍將降息,只是時機不同。
重點摘要
- 再次使用「暫時性通膨」說法 Waller指出,雖然2021年曾誤判通膨為短暫,但仍相信此次由關稅帶動的通膨將是過渡性的,預期物價壓力會隨經濟放緩與失業率上升而回落。
- 兩種關稅情境推估 若關稅全面推行,通膨可能短期衝高至4%~5%;若僅小幅實施,通膨約升至3%。兩者最終都可能促使聯準會降息,差別在於降息時點。
- 政策彈性成為關鍵 Waller強調,在當前高度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下,聯準會需保持政策彈性,依據實際通膨走勢與成長狀況調整利率政策。
- 關稅可能重塑經濟 他指出,川普可能藉由維持高關稅以達成重塑經濟目標,這可能導致經濟幾乎停滯與失業率明顯上升,若關稅僅為談判籌碼,則影響較小。
- 市場與預測難度提升 Waller坦言,潛在的關稅變數已成為「數十年來對美國經濟最大的衝擊之一」,加大經濟預測與政策制定難度。
五家小企業聯手提告川普新關稅政策,質疑違憲濫權衝擊生計
美國五家小型企業針對前總統川普近日祭出的新關稅政策提起訴訟,指控其違法擴權,濫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試圖繞過國會對關稅的憲法授權。這些企業表示,新關稅對營運構成嚴重威脅,恐導致小企業無法生存,要求法院中止相關行政命令並恢復「無代表、不納稅」的原則。
重點摘要
- 關稅措施涉嫌違憲濫權 原告指控川普以虛構的「貿易赤字危機」為由施加關稅,違反國會專屬的關稅徵收權,IEEPA並未授權總統可單方面對全球進口商品課稅。
- 小企業營運受創嚴重 例如Terry Precision Cycling已因進口商品多繳2.5萬美元關稅,預估到2026年將達120萬美元,遠超其營運承受範圍,恐致企業倒閉。
- 貿易赤字非合理理由 訴訟指出,貿易赤字非「異常且重大威脅」,許多被加徵關稅的國家甚至與美國無貿易逆差,顯示政策依據站不住腳。
- 訴求恢復國會關稅權 原告要求法院宣告總統行為違憲,立即中止關稅措施,強調關稅屬「課稅權」,應由民意機關國會掌控。
- 小企業聯手反擊 提告公司涵蓋葡萄酒、釣具、塑膠管材、電子教育套件及自行車服飾等行業,反映新關稅廣泛波及各類中小企業。
美消費者對通膨與失業擔憂升溫,對股市信心創近兩年新低
紐約聯準銀行最新調查顯示,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美國消費者對通膨、就業市場及股市前景的信心同步下滑。1年期通膨預期上升至3.6%,為2023年10月以來最高,失業率上升機率預期也大幅攀升至疫情初期水準,顯示民眾對經濟前景的焦慮加劇。
重點摘要
- 短期通膨預期上升 消費者預期未來一年通膨率將達3.6%,比前月增加0.5個百分點,反映生活成本壓力升溫;食物、房租與醫療費用預期漲幅也同步擴大。
- 失業憂慮創疫後新高 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1年後失業率將升高的機率達44%,創2020年4月以來新高,顯示勞動市場的不確定性正迅速上升。
- 股市信心跌至近兩年低點 僅33.8%的消費者預期股市一年後會上漲,為2022年6月以來最低;相對地,黃金被看好將上漲5.2%,創2022年4月以來新高。
- 中長期通膨預期穩定 儘管短期通膨預期走高,五年期通膨預期反而微降至2.9%,三年期持平於3%,顯示消費者對長期物價仍有一定信心。
- 關稅政策引發經濟不安 此次調查在川普宣布關稅政策前進行,但已反映民眾對潛在貿易政策的擔憂,與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趨勢一致。
個股
蘋果股價反彈重返3兆市值,暫避關稅風暴但未脫不確定性
蘋果(Apple, AAPL)股價週一上漲逾2%,市值重返3兆美元,主因是川普政府最新關稅政策中暫時豁免手機、電腦與晶片等產品,使蘋果避免數十億美元的潛在成本。不過,豁免為臨時措施,白宮表示未來幾週仍可能調整,引發市場對蘋果供應鏈風險的持續關注。
重點摘要
- 豁免減輕蘋果關稅壓力 川普政府宣布手機、電腦與晶片暫時免除新關稅,讓蘋果躲過主力產品成本大增危機,摩根士丹利估算關稅成本從原本的440億美元降至70億美元。
- 川普與庫克互動再成焦點 川普在白宮記者會稱「我幫了Tim Cook一把」,顯示蘋果與白宮高層保持直接溝通,也反映蘋果作為美中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政治敏感度。
- 股價反彈但仍未回穩 儘管週一上漲,蘋果4月迄今仍下跌近9%,第一季累計跌幅達11%,為自2023年以來最差表現,顯示市場仍對其前景保留態度。
- 關稅風險未完全解除 雖然目前主要產品獲得豁免,但白宮表明措施為暫時性,若未來關稅擴大至蘋果核心供應鏈,成本壓力恐再現。
- 重返市值龍頭地位 在微軟股價相對疲弱下,蘋果重新成為美國市值最高公司,反映投資人對其在不確定環境中維持競爭力的信心。
強勢類股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持續消化川普關稅政策的變化,摩根大通在財報會議中提到,目前消費狀況依舊穩健,也無流動性危機,具有韌性應對金融風險,整體美股持續修復信心,惟在川普執政下,市場多半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因此漲勢相對跌勢較弱。
展望未來,經濟是否衰退是當前左右美股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從硬數據來看尚有韌性,軟數據則十分疲弱,而消費者及企業的悲觀情緒是否會傳導到硬數據的惡化有待觀察,後續經濟數據的變化值得關注。不過無論如何,聯準會減緩縮表,且還有降息工具,都能為當前的市場提供下檔支撐,因此如先前所說,長線投資者可陸續分配資金逢低佈局。
展望本週,金融股將接續財報季展開,將聚焦在企業對經濟的看法;經濟數據方面,今日將公布美國 3 月進口物價指數月增率、週三美國 3 月零售銷售月增率。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全數收漲,川普豁免部分科技產品!(2025.04.14)
【美股焦點】大銀行財報來襲,為何這次不只是「賺多少」的問題?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