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報三大焦點拆解
① 數據中心:Blackwell 是「業績引擎」,也是信心來源
輝達數據中心營收預估達392億美元,占比近9成,這不只是成長,而是整體AI供應鏈的「心臟」
- 供應鏈大解封: ODM大廠(鴻海、緯創、廣達)4月出貨1,500台GB200伺服器,推估全年有望突破3萬台,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5萬台
- 推理需求成長飛快: 長時間AI模型如DeepSeek-R1將算力消耗推高至新層級。Blackwell平台在推理效能上比H100提升25倍、成本降20倍,是大雲廠的理想選項
- 中東拉貨潮補中國缺口: 阿聯酋、沙特等國正掀起主權AI建設潮,有望長期支持輝達出貨量
風險提示:Q1將提列H20減值55億美元,拖累毛利率至58%。但這是「一次性傷害」,Q2預估恢復至71%
② 股價漲不動?因為估值合理了
輝達目前本益比約27倍,低於5年平均的30倍以下,估值已從「高不可攀」降到「可以討論」。市場對這季的股價反應,更多取決於未來預期與需求能否延續,而不僅是財報數字
- 期權市場定價波動: 預估財報後單日震幅為±7.75%,與歷史均值相當,情緒偏中性
- 補充觀點: ChatGPT活躍用戶突破8億、雲端支出再創高——AI需求邏輯仍在,關鍵是「短期毛利 vs 長期動能」誰占上風
③ 遊戲部門只是配菜
RTX 50系列推動遊戲收入回升至28億美元,結束連續下滑。不過現階段,遊戲部門佔比已低於一成,市場更關心的,還是伺服器與推理晶片的銷售
三大盤面外部變數:輝達也無法置身事外
關稅陰影壟罩:
川普威脅對非美國製造的蘋果產品加徵25%關稅,歐盟產品可能面臨50%稅率,讓資本市場短線風聲鶴唳。輝達雖然供應鏈偏向台系,但整體科技板塊若遭殃,難以獨善其身
美債殖利率飆升:
10年期美債收益率突破4.6%,對成長型股票估值不利。好消息是,上週五收益率出現回落,回到市場關注的4.5%水位以下。這將影響科技股(包括輝達)未來幾週的資金流向
核心通膨數據即將登場:
本週五公布的4月核心PCE指數,是聯準會最在意的通脹指標。預估年增2.5%(較上月略降),若數據溫和,有利股市氣氛延續;反之,將影響降息預期,進一步壓制估值
整體盤勢與輝達角色:AI帶隊衝,還是補跌起點?
- 輝達在S&P500今年上漲貢獻中占比超17%,幾乎就是AI行情的領頭羊。如果財報「不如預期」或「預期太高」,將牽動整體市場修正
- 但若Blackwell出貨強、毛利率指引回升、AI需求延續,輝達有望引領新一波反彈,甚至成為在高利率與貿易摩擦下的「避風港型資產」
這份財報,不只是輝達的考卷
在AI仍處於「電力版黃金時代」的當下,輝達的地位仍難以撼動。這次財報將是對短期雜音(H20減值)、中期需求(推理成長)、長期估值(利率與政策風險)的綜合檢驗
投資人要看的,不只是成績單,而是整個產業週期是否續航、資金能否穩住的訊號
輝達財報不只是AI行情的關鍵節點,更可能牽動整體資金風向
從出貨量到政策風險,變化快速、訊息密集,保持即時追蹤,才能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趕快下載《美股K線》App,掌握輝達與相關概念股的即時K線與新聞資訊,幫助你更快掌握盤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