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想讓你知道】
最低工資預計調漲,月薪與時薪皆將上修,然多數上班族仍對薪資狀況感到不滿。根據調查,逾9成上班族對現有待遇不滿,6成以上上半年加薪無望,甚至被歸類為「沉默薪貧族」。即便修法強制企業加薪、最低工資審議會將召開,仍有不少勞工選擇默默等待或消極回應,凸顯勞動市場中結構性問題與心理壓力的交織影響。
勞動部將議最低工資 企業盈餘須回饋員工
勞動部預計於第3季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各界推估明年最低工資可望調升約3%,月薪將自現行28,590元調高至29,450元,時薪也將由190元增至196元,旨在照顧弱勢勞工。然而,對於廣大上班族而言,今年是否有望加薪?或仍將陷入變相貧窮的循環?
根據1111人力銀行調查,高達91.3%的上班族對目前薪資待遇不滿。調查中,僅18.5%表示已在今年上半年獲得加薪,平均加薪幅度為2,300元,另有14.8%抱持樂觀態度,認為仍有加薪機會。不過,仍有66.7%坦言今年加薪無望,主要原因包括:公司無定期調薪制度(77.7%)、公司獲利不佳(32.9%)、部門潛規則致自身無法輪調(24.3%)。
證交法修法規定,自明年起,全台1,874家上市櫃公司須提撥盈餘,為月薪未達63,000元的基層員工加薪,此「加薪條款」旨在促進就業市場正向循環。對此,有58.1%的受訪者表示肯定,認為此措施有助薪資成長。
多數勞工默默等待 沉默薪貧族無聲擴大
調查也指出,雖最低工資調漲可望實現,但對於授薪階層而言,是否能主動爭取薪資提升仍成問題。有61.8%的上班族會選擇苦撐約2年2個月等待加薪,若仍無動靜才會主動爭取,另有38.2%則表示,即使長期未加薪也不會主動開口。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指出,根據主計總處最新數據,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為3.1%、CPI年增率為1.88%,在溫和通膨情況下,有利支持調漲方向,基本工資有望連十漲。然而,更值得關注的是那些略高於基本工資、卻長期無法加薪的「沉默薪貧族」,此群體占比可能為最高卻易被忽視。因此修法推動國內上市櫃企業主動幫基層員工加薪,讓國內薪資環境向上提升,確實可以達到帶動民間企業加薪逐才之效,呼籲除上市櫃公司外,中小企業亦應抱持「獲利共享」觀念,推動加薪文化以達勞資雙贏。
提出加薪被拒絕 兼差跳槽成常態
當上班族主動爭取加薪遭拒,調查顯示其應對方式包括:騎驢找馬,伺機跳槽(71.6%)、佛系工作,消極應對(41.9%)、暫時隱忍,另尋時機(37.0%),以及積極兼差(33.3%)。值得一提的是,若發現新進同職等同仁薪資較高時,25.9%選擇尋找新工作,18.5%私下了解其背景,17.2%則陷入「佛系」不再努力的狀態。
調查亦指出,亟待解決的薪資結構問題包括:企業不願加薪(55.5%)、加薪幅度低或次數少(51.8%)、整體薪資環境偏低(50.3%)、薪資不透明(39.5%)及加薪幅度與工作量不成比例(34.7%)。
隱形工時無所遁形 低薪產業難留人才
除薪資結構外,長工時也是現今勞工另一大隱憂。勞動部統計顯示,2024年台灣勞工總工時高達2,030.4小時,遠高於日本與韓國。調查中有45.6%的上班族表示,即便下班仍需處理公務,平均每天需額外花費51分鐘,且高達9成無法獲得加班費,導致「隱形工時」問題日益嚴重,對勞工身心造成影響。
莊雨潔進一步指出,根據2024年證交所資料,員工薪資倒數20名的企業多集中於觀光餐旅、食品工業與傳統製造業,產業利潤兩極化壓縮基層薪資空間,尤其內需產業調薪幅度偏低。她呼籲,面對缺工時代,企業應正視並提出具體對策,才有望留住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