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
美國對等關稅緩徵期限即將於7月9日屆滿,儘管多國積極加緊協商延長或達成協議,台灣官方態度審慎但持續全力爭取,本日金融類表現最亮眼,主要創高個股為官股行庫像是兆豐金、華南金、台企銀、玉山金、彰銀等等,其他像是國票金表現最亮眼,國票金明年將進行改選,近來市場傳聞財政部日前已經號令公股行庫進場加碼國票金,目標以泛公股行庫總持股不低於兩年前、逼近10%持股,與兩大民股旺旺與耐斯集團鼎足為三。
今天台股開平走低,其中主要跌勢發生在一早9:30以前,加權指數成交量萎縮至2600億,盤面上漲以金融類股及個股表現為主,其餘有7成以上類股下跌,上漲家數462家,下跌家數1273家,漲停家數20家,跌停家數1家
上漲類股
- 金融:兆豐金(創歷史新高)、華南金(創波段新高)、臺企銀(創波段新高)、國票金(創波段新高)、凱基金、玉山金、彰銀、富邦金
- 個股:仁寶、勝一、潤隆、臻鼎-KY、勤誠、和碩、瑞耘
下跌類股
- 生技:美時、藥華藥、康霈*、中裕、健喬
- 網通、光通訊:華星光、波若威、前鼎、上詮、眾達-KY、智邦、遠傳、台灣大、聯鈞、智邦
- 電機:東台、大量、上銀、大銀微系統、鈞興-KY、大同、豐祥-KY
- 半導體:創見、聯陽、瑞昱、矽格、日月光投控、環宇-KY、家登、力旺、均豪、宏觀、旺矽、環球晶、世界
- 鋼鐵:中鴻、新光鋼、大成鋼、第一銅、世紀鋼、中鋼
- 光電:大立光(創波段新低)、群創、牧德、澤米、GIS-KY、先進光
- 連接器:詮欣(創波段新低)、良得電、湧德、貿聯-KY、健和興、健策
上市成交比重
半導體21%(-0.5%)、電腦9%(-0.2%)、金融6%(+0.9%)、網通4%(-1.7%)
上櫃成交比重
半導體35%(-1.9%)、通信11%(-1.9%)、光電9%(-0.8%)、電腦7%(-0.7%)
以軟體來看
條件篩選:
冷水區:漲跌幅-3%~3%
溫水區:漲跌幅0%~5%
熱水區:漲跌幅0%~10%
資金流出-IC封測、光學鏡片、PCB材料設備、通訊設備
溫熱水區估量比大於100%有12檔(熱5檔,溫7檔)
溫熱水區-所屬產業、族群表現
今天盤勢所屬族群以下跌走勢居多,上漲類股以個股表現為主
個股新聞
6月營收創近4個月低 聯電獲外資力挺 9天買超18萬張
《光電股》富采10.3億賣光普瑞光電股權 加速資產活化
大立光營收/6月41.46億元 月增29% 7月還會更佳
PCB族群台光電、尖點6月營收創新高 受惠於 AI 應用成長
《其他電》鴻海6月、Q2、H1營收齊登同期高 Q3續雙升

近一週水區漲幅排行
新聞重點觀察
出口連20紅 對美創新高 上半年出超金額533.2億美元攀峰
對等關稅拉貨潮加上AI商機,財政部昨(8)日公布6月出口533.2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年增33.7%,連20紅,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坦言,主要受惠三大因素,首先是AI及高效能運算商機持續擴散,構成強而有力的需求支撐;其次是國際品牌行動裝置,還有部分科技產品進入新品備貨周期;第三是美國對等關稅拉貨潮持續發酵。
本周公告6月出口值續創單月新高,為3月提前拉貨以來連續4個月高雙位數年增長,其中6月對美國出口規模172.7億美元、增幅90.9%,都改寫新紀錄,對美上半年出超552.3億美元也寫同期新高,另外雖然墨西哥也被徵收25%的關稅,但大部分產品都符合「美墨加貿易協定」中原產地規則,因此得以豁免,上半年出口至墨西哥的比例則有212%成長,儘管比例佔比較低,仍顯示企業對於關稅的出貨轉移因應。
而從出口貨品類別可以發現到,保持高成長姿態的還是屬於資通與視聽產品、定子零組件及積體電路,部分傳產則呈現年減,如紡織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礦產品、運輸工具,這也對應到目前盤面維持強勢的也是屬於電子、科技類股居多。
台塑四寶Q2、H1悉數轉虧 南亞Q2唯一本業獲利 台塑、台化Q2每股虧逾1元
大立光Q2獲利大減84%「EPS僅7.73元」 林恩平認:匯損影響大
台塑四寶第二季合計營收3301.98億元,季減9.5%,營業虧損101.9億元,季減519%,稅前虧損276.13億元,季減618%,稅後虧損250.7億元,季減769%。
其中,南亞(1303)因電子材料、塑膠加工營運持穩貢獻,成為本業唯一獲利持穩推升,惟匯損、轉投資虧損放大拖累,第二季營運轉盈為虧,每股虧損0.52元。
此外,台塑(1301)、台化(1326)則因本業、台幣強升、轉投資虧損三包袱影響,第二季每股虧損均逾1元,表現落後。
光學鏡頭大廠大立光(3008)(10)日舉行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二季財報,受到新台幣急升衝擊,單季認列高達42.2億元匯損,拖累稅後淨利僅10.32億元,較第一季大減84%、年減77%,每股盈餘(EPS)降至7.73元,創下2012年第二季以來新低。
本周上市櫃6月營收雖然繳出單月、第二季、上半年皆創歷史新高的紀錄,且6月出口對美輸出也創新高,但也別忘了第二季的新台幣也升值近10%,雖然由原本應該升值約13%的幅度,硬是在6/30第二季底最後一天由升轉貶趨緩升值幅度,但實質上多數公司還是須認列匯損。
例如大立光業外認列30.85億元損失,其中匯損就達42.2億元,不過觀察第二季毛利為53.6%,相較第一季54.63%下滑,算是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而且大立光本在Q2就是傳統淡季,再加上這次的匯損認列才會引起市場這麼大的關注,但法說會有提到接下7、8月份會比6月好,如果排除匯損的部分第二季的業外收入為獲利11.35億元,如果把匯損給排除掉的話回推EPS的話,今年Q2是近十年來歷史次高的第二季,而接下來布滿產能且Q2、Q3產能利用仍高 ,下半年預期拉貨穩定,產能維持滿載,且有海外布局規劃。
但巨大的匯損也讓股價受到一定程度影響,不過在財報開出來以前,股價則是先緩緩下跌,法說會結束之後,隔天雖然開低,但隨後則帶量走高反而是短中長期值得留意的一個觀察點。
反觀台塑四寶在近一年來原本就沒什麼獲利的情況下,同樣吃到匯損的影響則是不同反應,股價皆來到4月初的低點,其中南亞盤中還創波段新低,在第二季營收都公告完畢之下,投資人也可以準備觀察哪些公司對於匯損的實質影響以及在股市中其他個股的影響。
下週預告:
7/14:國安基金例會
7/15:美國6月CPI
7/17:台積電法說會
結論
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在本周7月9日屆滿,因此本周開始陸續發函通知關稅或協議內容,第一輪寄出14國的關稅稅率,最高為寮國與緬甸達40%,泰國與柬埔寨也達36%,雖然柬埔寨由49%降至36%,為第一波降幅最多的,但仍屬於各國間較高的稅率,其他國家相較4月初公告的稅率則是小降或者不變。
第二輪寄出8國通知函,普遍也落在20%-30%,其中巴西達到50%關稅為公告以來最高的稅率,截至7/11仍未包含台灣,近期國際股市則是普遍維持上漲趨勢,費半已接近歷史新高,上證指數也來到去年10月的高點,法國股市來到區間上緣,德國股市則創歷史新高,其中,上周公告大幅降低關稅的越南,在公告當下並沒有太多反應,本周則是續創近3年以來新高,也接近歷史新高位置。
台股方面,從指數來看,上市櫃指數則維持在盤整區間,不過加權指數在周五收盤則是續創波段新高,若扣除台積電,大盤也重回年線創新高的,主要可以觀察到本周有較多權值股及金融類股輪漲,例如台達電、聯發科、日月光投控、智邦,其中金融類股在周一大跌中公股銀行保持相對強勢,在周四、周五皆有明顯連續的輪漲,周五的成交比重來到第二大的12%為近期新高。
在市場內容物方面,可以觀察主要資金除了圍繞在近3個月的主流股台積電、台達電權值股等金融類股以外,包含PCB、CCL、連接器,像是CCL族群輪轉至金居,PCB輪轉至台郡、臻鼎-KY、楠梓電、定穎投控、瀚宇博、精成科、欣興、南電、燿華,連接器廠則輪轉至佳必琪、良維、萬泰科等。
也可以發現到在周一、周二的沒有當日觀察類股下,周三(7/9)迎來當日與稍微觀察類股都較多的一天,且當時指數的位置並不是創新高,但當天有較多類股都為創新高的表現,包含電腦與周邊設備、電子通路、PCB、CCL、半導體、權值股等,也是過去文章時常討論過的個股,因此周四、周五也有延續漲勢的表現,而整體來看周三開始算是近期強勢輪轉的日子。
籌碼方面
本周外資買超304億元,主要買超個股為聯電、鴻海、大聯大、欣興、金居、良維、欣銓、世界、台達電、聯發科及金融類股,投信則賣超49億元,主要買超個股為台新金、中信金、華航、仁寶、潤泰新、京元電子、遠東新、聯強,仍是以近兩周除息的個股為主,其中投信賣超個股中,台灣大、遠傳則被賣到4月初的低點附近;台指期未平倉方面,前五大特定法人淨多單為1萬口,外資則維持淨空單5萬7千口。
整體而言
市場原本預期本周會全數公告第二輪關稅稅率結果,且新的稅率數字會比4月份還要低,公告出來確實普遍比4月份還低,但是只有和美國有達成協議的國家有較大的調降,剩餘的都是不變及小降,台灣則是一直遲遲尚未收到通知信。
我知道市場有不少投資人會等待新一輪的關稅結果公告後,再進一步決定新的部位調整,以自己的觀點而言,關稅數字固然重要,也對企業、供應鏈造成實質性的影響,但是我依然相信,市場是以價格為領先指標,就連4月份的崩跌以前,也是先注意到3月的緩跌及3月底的融資維持率問題,而在跌停前的那個周末節目也分享到重點不是32%而是23%才對,而現在延長日子90天到期後,市場多數人才意會到,這個關稅的高低並不是重點,而是美國政府想要什麼樣的【其他條件】,所以當市場發現變來變去的政策是個玩笑,才開始慢慢對高稅的實質高低沒有太過於在乎,市場只是反應當時該反應的震盪,對比當時,如果沒有國安基金信心護盤,我相信台股市場的跌幅不會只有三根跌停板而已,現在已過了三個月市場依然有派對,只是有些人在當時已經先離場,回到近期則是指數雖沒有進一步創新高,但是市場內個股是持續有在創新高的。
投資人可能要先理解,關稅還沒開始課,但3-6月的提前拉貨則是正在反映或者已經反映,最終數字結果為何,還是需要進一步等待對公司實質的影響,但一定要先從自身的投資周期釐清楚,什麼樣的反應帶來什麼樣的震盪,而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調整,例如近日開始公告第二季財報後,這匯損對市場的反應為何應是接下來優先注意的方向。
資料來源:XQ、Cmoney、玩股網、富邦證券、財政部、投資癮APP
投資癮各平台連結👇
https://linktr.ee/wealtholic
警語
文章內容僅個人觀念分享,無任何買賣建議。投資人需自行承擔風險,本文不負任何盈虧之法律責任,亦不代表任何買賣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