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賓戲院的海報 ~ 陳金瑩 拍攝
一般我們在做投資,
尤其是用 技術分析 在做投資的時候
所要達成的目標
是善用技術面訊息,及早發現
〝股價走勢有規律的股票〞
在 規律性 剛出現的時候
及早進場,
並搭配有紀律的出場方法
賺到一些錢
隨著所追求的不同 ( 損益 / 風險 ) 取向
技術分析選股,
還可以變換成好幾種,適用於不同情況的選股方法
例如:高檔反轉股、避雷針股、打底神針股、破底超跌股 ... 等
而以「投資」「強勢股」這件事來說
其策略取向,
在於一個字:「快」!
早點發現剛突破的股票、早點進場賺價差
8 / 3 創新高動能股 實況
第 一 檔
資料來源:創新高動能股
8 / 3 創新高動能股 實況
第 二 檔,一樣威
這是一個以往我比較常在分享,
也已經弄成自動化、
並經常據此進行的方法
它呢,
勝率很高,報酬也不錯
但是上文說過,
每個策略都有各自的 優 缺 點
買這種股票的代價,
是訊號會變比較快、抓出場點難度高 ...,
以及心臟要比較大顆
所以囉,
今天這篇文章,
我來分享一個蠻類似,
但損益取向比較 Smooth 的方法:
〝一樣買強勢股,一樣據合理的假設,有把握它會繼續漲〞
〝但是不追突破的大紅 K,我們用「低接」的〞
►► 更多理財秘訣,都收錄在作者的著作中
強勢股篩選與承接流程
要達成這樣的投資目標
必須一步一步來
畢竟源頭穩固了,每一步踏出去
都會很紮實
不用怕市場波動
首先,
1. 強勢股就是股價穩定上漲的
強勢股,不一定是股價漲最多的 ( 事實上我們也很難定義何謂漲最多 )
也不一定是最會漲的 ( 天天漲停,不只買不到,買到時通常也沒肉了 )
而是,
〝會繼續溫和上漲的〞
畢竟我們是靠技術面訊息來發現到它
會繼續漲,比較重要
會不會漲很多? 這往往也伴隨著很大的風險 ...。
理解操作原理後
緊接著,
我們用三個簡單數量條件來客觀選出這樣的股票
1 - 1. 近一季漲幅 > 0
1 - 2. 近一年漲幅 > 0
1 - 3. 均線多頭排列
( 目前股價 > 月線,且 月線 > 季線 + 季線 > 年線 )
2. 過濾掉不適合交易的股票
要找出步驟一:技術面強勢股
其實不難,簡單的免費看盤軟體就能每天找出一堆
可是呢,
由於進場前要準備資金成本、
進場時要花交易成本、
手上有部位後,還有心理成本;
〝剔除不適合交易股〞這個階段
往往是整個選股流程裡,更核心的一個階段
我們一樣用簡單四個數量指標來衡量
2 - 1. 近四季 EPS > 1 元 且 正成長
2 - 2. 成交量大且市值大
2 - 3. 近 12 月營收正成長
2 - 4. 股價不能太貴
3. 進場觸發點
進行完步驟一與步驟二後,
事情已經完成 45% 了
「選股階段」最核心,
也是我之所以稱這是一個新方法的階段
是我們要在虎落平陽時給它雪中送炭
而不是錦上添花 ...
《 分享正統投資理念,提供工作機會 》
3 - 1. 近五日或近 20 日表現較差的股票
沒錯!
這個方法,我不在它很強勢的時候進場
反而在好股票略作修正後
進場承接;
一但事情全如預期:
〝強勢股續強,後面還有高點〞
因為承接點有吃到一段緩衝段
累積起來的報酬率,會更加穩定!
來看看範例,會更容易明瞭 ...
九檔 近五日 在回檔的強勢股
上面這九檔股票
就是滿足前述 8 個條件
所出來的:
〝技術面走勢穩健,基本面也不錯〞
〝近期回檔一些,股價不太貴〞的股票
來看一下 第一檔 聯詠 (3034) 的 K 線圖
聯詠是聯電集團旗下
做顯示器驅動 IC (63%) 與 SOC 系統單晶片 (37%) 的公司
為全球顯示器驅動 IC 龍頭
市占率約三成
主要客戶為 友達、群創、華星光、三星、LG,
競爭對手為 奇景、敦泰、聯發科、瑞昱 等,
公司總市值達 870 億,在台股中大約排第 60 名
去年 EPS 為 8.26 元
近幾年 EPS 大約落於 6 ~ 12 元這個區間
聯詠呢,
算一家老牌績優股了
因為業務聚焦、技術領先
也有穩定的代工廠 ( 母公司 聯電 )
這幾年儘管面板與半導體市場風風雨雨、起起落落
聯詠仍繳出很穩定的獲利數字
股價反映基本面表現
長線上來說,
符合我們上文講的「均線多頭排列」等條件
而以其產業領先者,又是大市值股票的地位
PE 大約 17 倍、PB 大約 3 倍
在 IC 設計股中,並不算太貴
加上近期股價正好有一些回檔
從「低接」「強勢股」的角度
客觀上符合我們所設定的條件
強勢股低接後,何時該出場?
選完初步條件 ( 技術面強勢 + 基本面具投資價值 )
事情會完成 45%;
確認這檔股票最近有一些修正
找出買點後,事情會完成 60%
剩下的 40%
該作什麼事情呢?
自然是進場後的監控,
以及出場技術了!
以這個策略來說,
出場法則也蠻容易制定:
1. 上述 8 個條件明顯不成立時
2. 股價 跌破 季線 時出場
其中,
出場法則最重要一個原則
就是當進場理由明顯不存在時,就考慮出場
但由於進場條件往往是「多個面向」
比較複雜
有時還因為交易成本的關係
進場 vs 出場,需要一點緩衝
不會是 0 與 1 的關係
比方說,
如果進場時該股票為多頭排列
近場後,股價很快跌破月線
→ 該不該砍? 可能可以給予一些緩衝
而若進場後,均線卻變成空頭排列
→ 該不該砍? 就沒有猶豫空間,要趕快砍
破季線如果不砍,事情往往很大條
以 華新科 (2492) 為例
所以比較複雜,
需要一點判斷空間的「出場法則 1」
配上很簡單,
無須判斷空間的「出場法則 2」:收盤價跌破季線時就出場
可以兼顧交易的科學性與藝術性
以上上一張 K 線圖
聯詠 (3034) 的價格走勢來說
若於前波一月初,均線剛開始多頭排列時進場
而於三月底,股價跌破季線時離場
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
就可以創造 10% 的報酬率
而這段循環的「前一波」
或是「後一波」
甚至是 前 好幾波 的循環
也大多是遵照這種慣性
所以回到文章一開頭所講的
技術分析 真的簡單又好用
就看 ...,
您是否能掌握 這種 規律性 了!
警語
文中案例為教學分享範例
請勿據此進行任何交易。
《 本文作者簡介 》
陳金瑩 老師,畢業於台大經濟學研究所
歷任安聯投信、永豐金證券等大型投資機構
累積了 18 年豐富投資經驗
現為自由投資人
老師經常在網路上分享他的投資方法
著有 凱旋投資術 這本經典著作
目的是幫助別人:
〝少走冤枉路、直接登堂入室穩穩賺!〞
在 FB 上有超過 5 萬名粉絲
受到廣大投資朋友的喜愛!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
歡迎幫老師的 FB 專頁按個讚 ↓↓
下次有新文章時 ~ 您才會優先收到喔!
本文作者 陳金瑩 的 Line 與 FB 專頁
《 順手「按」讚 ↓ 以後都能收到最新文章唷 》
本文受著作權保護,侵權需負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