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圖片來源:網路

 

所謂「逝者已矣,來者可追」,

是在告訴世人,

不要花力氣悔恨過去的事情,

時間不會重來,

與其悔恨過去,不如把眼光放在未來。

 

理智上雖然可以這樣告訴自己,

但人與人之間,

擁有珍貴的回憶和情感的羈絆,

對亡者的情感也不是說放就能放,

有人甚至將這樣的悼念,

轉變成為至親舉辦隆重的喪禮,

透過繁文縟節,追憶亡者的同時,

也撫平心中那個無法再次相見的遺憾。

 

那麼,到底舉辦一場喪禮該準備多少金費呢?

目前一般臺灣民眾的治喪費用,大約在三十萬元左右。

關於一般喪禮的詳細開銷,

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有介紹過了,

請參閱:「亡者去世後,喪葬費卻成為家屬的負擔…」 其實,只要注意這「5點」,葬禮可以 簡單隆重就好!

也可以參考臺灣殯葬資訊網

今天要來介紹的是幾個葬禮的分類。

 

完整的喪葬流程 = 喪禮 + 葬禮

一般人可能不是很清楚,

整個喪葬流程其實分為喪禮和葬禮,

喪禮就是從安置遺體、祭拜到出殯,

包含讓親友來道別追思的告別式,

都是屬於喪禮,

而葬禮就是出殯後,

亡者要用哪一種方式下葬,

靈骨或骨灰未來要放在甚麼地方,

這部分則稱為葬禮。

 

▼基本喪葬禮儀流程: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資料來源:台灣殯葬資訊網

 

近年遺體火化比率及環保自然葬件數均呈上升趨勢

台灣常見的葬禮為火化,

再將骨灰放置在靈骨塔中,

遺體火化數量佔死亡人數比率由96年的87.8%,

增加至105年的96.2%,

10年間上升了8.4%,

顯示國人的葬禮觀念持續在改變,

 

▼近年遺體火化比率呈上升趨勢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資料來源:107年3月31日內政統計通報

 

下葬方式分為哪幾種?

首先,要先區分遺體是否經火化,

  1. 不火化的葬法:土葬(106年占比3.9%)
  2. 要火化的葬法:樹葬、海葬、花葬,或將骨灰罈置於靈骨塔/墓園等(106年占比96.1%)

至於喪葬地的選擇,

大家可以參考以下網址:殯葬設施查詢

 

▼106年台灣國人安葬方式占比(%)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資料來源:106年度委託研究案-「我國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 & 艾蜜莉自製圖表

 

最傳統的葬法---土葬

40年前超過70%都是土葬,

土葬流程比較複雜,

下葬後約6-12年必須撿骨,

因為撿骨的傳統,

台灣大部分土葬都是「先土葬後火葬」,

火葬後骨灰再放置靈骨塔。

至於為何土葬後還要再撿骨+火葬,

是因為要符合「空間資源再利用」的概念,

讓寸土寸金的土地可以重複使用。

 

綠色環保殯葬---花葬、樹葬

花葬其實概念跟樹葬一樣,

都是屬於自然葬的一種,

如果埋葬的墓地種的是花,就是花葬;

埋葬的墓地種的是樹,就是樹葬。

採行自然葬者,大都以簡單為原則,

因此花費確實會比傳統葬禮節省不少。

台北市和新北市的自然葬園區甚至是免費的,

各縣市自然葬園區使用費用價格表請詳下列網址:

環保自然葬的費用

 

浪漫的選擇---海葬

海葬是指將火化後的骨灰,

裝進兩層環保骨灰袋中,

加入五彩石增加重量,

再放入安息盒中,

連同花束投入大海。

為讓更多民眾認識環保新葬法,

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已連續好幾年舉辦「縣市聯合海葬」,

參加者一律不收取費用。

詳細海葬申請流程請參考:桃園市民政局網站

 

日本最新流行葬法---零葬

所謂的「零葬」

就是死後不舉行葬禮、不留骨灰、不要墳地,

讓一切都歸於零的葬法。

聽起來零葬和火葬其實有點像,

只是零葬是遺體直接從醫院送到火葬場,

骨灰不必取回,交由火葬場處理,

比環保葬更不污染環境,

連喪禮那一段都省了!

 

▼土葬、環保葬(樹葬、花葬、海葬)、零葬的優缺點和價格比較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資料來源:艾蜜莉自行整理

選擇安葬方式的原因

近年來由於環保意識抬頭,

加上大家生活忙碌,

越來越注重「祭拜方便」的喪葬方式(占比35%),

其次才是依循傳統習俗(占比23%),

僅有7%是跟隨政府政策。

 

▼選擇安葬方式的原因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資料來源:106年度委託研究案-「我國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 & 艾蜜莉自製圖表

 

慎終追遠,不在形式

除了某些疾病以外,死亡的來臨常常不會預告,

現代人對於生死的觀念越來越開放,

因此至親之間,如果能即早討論後事,

一來可以對喪葬費用彼此有個共識,

二來也不必擔心任何簡單的葬禮會對家人大不敬,

其實有些葬禮繁華的排場和鋪張的禮儀,

只是做給活人看的,

最重要的是把握現在還可以相處的每分每秒,

珍惜生命比追憶過去來的更重要。

 

 

 25 K 起薪小資女也能不勒緊褲帶過日子,過上財務自由的人生?

趕快來看秘訣手刀衝 >>

離開並不是結束,只要有人記得你就永遠活在他們的心裡

【歡迎加入 艾蜜莉-自由之路 臉書粉絲團】

跟著艾蜜莉一起 學習投資理財,

一起邁向 財富自由~(手刀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