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E群組每週票選分析第 2 名
入群連結>> https://cmy.tw/009jsi
鴻海(2317)
基本資料
(1)其他電子類股。
(2)股本:1386.3億。
(3)股東結構:外資48.91%、本國金融機構7.69%、公司法人3.28%,主力為外資。
(4)績優股:每年均賺錢。
股利
今年配發現金股利4元,殖利率約3.52%,已填息。
經營績效
(1)今年8月份營收4000億,近14個月新低,年增率-4.87%,月增率-4.29%,營收趨勢向下。
(2)今年1至8月累計營收35185億,創歷史最高紀錄,累計年增率22.1%。
(3)今年上半年EPS 4.18元,推估預測全年度EPS約8.8元(第4季為傳統旺季之前未注意到,故重新推估)。
(4)目前本益比11.16,同業本益比11.82,若以本益比11.16換算,較合理股價98.2元(8.8×11.16=98.2)。
股價
(1)前波股價最高點是今年3月23日的130.5元(收盤價)。
(2)歷史股價最高點為89年3月的353元。
籌碼
鴻海的主力是外資,外資今年最高持股市3月18日的是49.4%,當日股價最高點131.5元,接近今年股價最高點,隨後外資持股不斷地往下降,9月17日外資持股已降到47.9%。
前景、題材
(1)鴻海電動車將在10月18日鴻海科技日上展示,預估最快明年起,電動車整車將開始挹注營收。
(2)鴻海9月14日宣布與泰國國家石油(PTT)簽署協議成立合資公司,鴻海占新設合資公司持股比重約40%,預估雙方投資10億美元到20億美元,在泰國打造電動車生產據點,布局東協電動車樞紐。第一階段規劃2至3年時間,達到年產能5萬輛的製造目標,並在未來擴展到每年15萬輛產能。
(3)8月5日鴻海以新台幣25.2億元取得旺宏竹科6吋晶圓廠,強攻電動車用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元件晶圓製造;鴻海持續與碩禾電材和榮炭合作,掌握電動車磷酸鋰鐵電池關鍵材料。
(4)鴻海集團旗下工業富聯子公司於9月初宣布收購中國恒驅電機63%股權,佈局電動車動力馬達;工業富聯8月底與中國創新集團旗下創新金屬簽約,打造鋁製金屬產業燈塔工廠,切入電動車商機。
(5)鴻海與旗下鴻華先進及日本電產株式會社(NidecCorporation)商議明年在台灣成立合資公司,專攻電動車馬達電機系統。
(6)近期市場傳言:鴻海將終止與中國新創車廠拜騰的合作計畫,可能因此蒙受損失。
(7)8月12日鴻海法說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海電動車預計於2023年開始量產;至於與國巨合資成立國瀚半導體,目前正在開發產品,預計2022年營收約有20億元。
🚩🚩🚩
綜上結論
今年鴻海主打電動車題材,在營收加持下股價曾經來到130多元,如今題材已反應過,營收開始出現下滑,另外鴻海主力外資也不斷降低持股,短期內恐將不太樂觀;至於電動車題材若要實際反映在營收上,至少也需等待2~3年的時間,很難保證在這段漫長的期間內,產業前景及股市環境會不會出現重大變化。
🚀🚀🚀
觀察指標
(1)每月營收是否持續下滑。
(2)外資持股是否持續下降。
特別注意事項
鴻海電動車至2023年才會正式量產,屆時才能實際挹注營收,目前還屬燒錢階段。
💝💝💝
歡迎加入《發財1哥》免費LINE群
想看財哥分析誰?快來參加票選!
連結>> https://cmy.tw/009jsi
🚞🚞🚞
跟著《發財1哥》走,一路-----
發!發!發!
⛔️⛔️⛔️
文中所提股票僅為個人研究心得,並非投資建議,請自行審慎評估風險,盈虧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