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
單純分享"客觀財報資訊"與"公開資料收集",無邀約之實,價值之判斷依據公開且可取得公式之【價值河流圖 App】,無個人分析推薦之意,也不做買賣方向之推介,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任何交易行為須自行判斷。
P.S 請大家不要問我,能不能買、該不該賣、哪裡便宜、哪裡昂貴,這是違法的,回答你的話,我可能會收到巨額罰款 & 吃牢飯,公司的詳細介紹我都寫在文章內了,買賣要自行判斷才行,河流圖、文章與價值檢視系統,會是你最好的朋友。
-證券交易法第 155 條規定
意圖影響集中交易市場有價證券交易價格,而散布流言或不實資料,最高可處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 1000 萬元以上 2 億元以下罰金。
-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 107 條規定
未經主管機關許可,直接或間接自委任人或第三人取得報酬,對有價證券、證券相關商品或其他經主管機關核准項目之投資或交易有關事項,提供分析意見或推介建議,處 5 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 100 萬元以上 5000 萬元以下罰金。
資料來源 :
公司股東會年報、公司財務報表、法說會、CMoney 法人決策資料庫、 TEJ 經濟日報資料庫、股人阿勳價值河流圖 App。
累計報酬 16%
本篇的追蹤個股是 國內的燕麥葵花油龍頭 佳格 (1227),這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民生股,也是我們的老朋友,前後寫過 3 次,最初是在 2019 年 4 月 ,當時價格為 52 元,期間最高曾漲到 73 元,累積報酬來到 50%。
不過在去年 5 月起,股價從 70 元跌至 50 元,跌幅達 -2X%,佳格傳出一連串的重大新聞,包含:
- 遭到 MSCI 指數刪除
- 與合作 13 年的伙伴不再續約
- 二代接手,公司管理階層大搬風
至今,股價又跌回了當初的 52 元,好在期間配發 3 次共 7.65 元 (2.5+2.65+2.5) 的現金股利,因此累積報酬仍有 16%。
2021 營運表現差強人意
2021 年台灣受到疫情全面侵襲,國內進入三級警戒,許多小店家撐不下去,紛紛倒閉斷尾求生,但由於佳格屬於民生股,因此營收不應該受到太大影響,畢竟肚子在餓,民眾還是會吃油 ; 追求健康,早上還是會吃燕麥。
不過從佳格 8~12 月的營收表現來看,似乎不是那麼一回事,連續三個月營收下滑, 8~9 月幅度甚至來到雙位數!? 這間老牌績優股到底發生什麼事情呢?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追蹤。
佳格 (TW-1227)
台灣穀物與保健食品龍頭
佳格成立於 1986 年 ,原為美國桂格在 1978 年設立的分公司,但 1986 年美國桂格停止台灣業務後,佳格董事長買下桂格台灣分公司資產,獲得桂格食品在台營運權及商標權。
公司主要製造及銷售營養食品、食用油品、乳製品及飲品等業務,為台灣最大穀物營養品供應商,旗下品牌包括福樂、桂格、得意的一天、多力,所推出的產品,幾乎都是市場領導品牌:
- 麥片穀物類 : 市佔率約 40%
- 保健飲品類 : 市佔率約 40%
- 低脂成人奶粉 : 市佔率 60%
- 食用油 : 市佔率 40%
- 多力葵花油 : 大陸第三大葵花油廠商
其代理的其他品牌產品,包含 : 曼陀珠、加倍佳、Fonterra,其中曼陀珠,在軟糖市佔率 20%。
主要產品
營養食品類
- 燕麥類
佳格的穀物類產品,為台灣市場的領導品牌之一,受到消費者的健康意識、及人口結構趨勢之影響,穀物產品銷售持續成長,同時為了迎合年輕化趨勢及市場競爭因應,公司推出更方便即飲及保存的產品,來推升銷售量及品牌地位。 - 保健飲品類
隨著台灣消費者逐漸願意對補品飲品支出,佳格也推出及開發此類新產品 Ex. 養氣人參、5X 人參、滋補液、雞精、蜆精,已滿足不同消費族群需求。 - 嬰兒食品類
公司的嬰幼兒食品在台灣市場持續穩定成長,不過由於台灣少子化之問題影響,為了推升銷售量,公司除了一般嬰幼兒食品開發以外,也擴展新的功能性嬰幼兒產品及補充品。
乳製品及飲料類
公司成人奶粉產品在台灣脫低脂奶粉市場為龍頭地位,市佔近 60%。因應台灣的人口結構及健康取向,持續針對特定族群開發及研究保健、功能性、配方型奶粉產品,鮮乳乳品品牌為福樂牛奶。另外還有代理它牌產品( Ex.成人奶粉及起司)
食用油類
油品是佳格的主力業務,產品以葵花油、健康調和油、進口橄欖油及葡萄籽油為主,經營的品類皆擁有超過 4 成的市佔率。
至於大陸市場,公司在當地的食品業務有 9 成以上是食用油脂,100% 轉投資的上海佳格食品之食用油品牌為「多力葵花油」,為大陸第 3 大葵花油廠商,銷售鎖定華東、四川等大城市、中價位以上的包裝油市場。
營收結構
油品為最大宗
2020 年公司營收比重:
- 廚房料理食品類 53.6%
- 營養食品類 34.7%
- 其他類 11.7%
產品類別毛利率部分 :
- 營養食品類與其他類的毛利率約 35%
- 廚房料理食品則是 25%~30%
營收比重一直都非常穩定,這是龍頭股常見的營收結構,各類產品都有一定的市佔率,打下的江山不容易產生動搖。
三大部門營收 : 台灣佳格、大陸佳格、佳乳
如果以部門營收來看,除了台灣本公司的事業外,佳格有許多 100% 持股的轉投資,可粗略分為 大陸佳格 與 佳乳。
中國佳格營收比重最多
- 中國佳格 : 44.8%
- 台灣佳格 : 32%
- 佳乳 : 10.7%
台灣佳格最賺錢,大陸則慘賠
雖然中國的營收佔比較大,但有趣的是 台灣部門才是獲利之王,獲利貢獻比佔 70%,這表示 台灣部門毛利相對較高,產品附加價值一定比大陸好。
至於中國佳格的獲利,一直以來非常不穩,2020Q1 賠 1.9 億元,2021Q1 更賠 2.3 億元,2021Q3 獲利也年減約 -72% ( 355,424 千元 ->98,205 千元 ),是佳格營運的潛在 X 因子。
多力在大陸打低價策略
得意的一天-葵花油,5L 約 400 元,多力-葵花油,5L 約 288 元,從兩岸的價格策略上,就大概可以看出毛利率差距,由於大陸雜牌劣品油眾多,而且大陸人喜歡吃 "菜籽油"因此售價拉太高的話,接受度會更低。
在哪生產
台灣與大陸
佳格在台灣有 2 座生產工廠,位於桃園大園 與 中壢,專門生產食用油與燕麥。大陸的生產基地則有,蘇州、內蒙古、江蘇 與 廈門,主要就是當地產當地銷。
銷售地區&客戶
台灣 51% 大陸 48%
佳格 (1227) 在中國與台灣的營收比重長年維持 5 : 5,台灣的營收銷售要大幅成長比較困難,因此公司才會堅持中國地區的銷售。
主要大客戶佔比 14~15%
佳格有一位大客戶,佔比都在 14%~15% 左右,由於契約關係,公司不能透漏,但應該是 家樂福,畢竟我們想要買佳格的燕麥 或 葵花油,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家樂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