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前景蒙塵,三大農產品漲跌互見
美元延續強勢升值力道,同時經濟前景蒙塵,壓抑作物需求,昨日(9/27)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三大農產品期貨漲跌互見,其中小麥、玉米受因供給疑慮升溫,帶動價格上漲,黃豆則下跌0.23%,收盤為每蒲式耳1,408美分。
相關商品: 期街口S&P黃豆(00693U) 9/27淨值25.69元。
相關消息
1.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小麥與玉米期貨9/27上漲,小麥價格因為農民被徵召入伍對俄羅斯小麥作物的擔憂而上漲,玉米受作物進度報告獲得支撐;黃豆則是下跌。
2. 阿根廷農業部週二表示,到目前為止,該國糧食生產商已售出 2021/22 年度黃豆收成的 65.2%,低於上一年度同期報告的銷售率,其在 2021/22 週期的糧食產量為 4,400 萬噸。9 月 15 日至 21 日期間,該國生產商銷售了 160 萬噸,與前一週銷售的 230 萬噸相比下降了 30.4%,這受惠於對黃豆出口商的優惠外匯匯率措施。但銷售放緩發生在該國中央銀行決定阻止使用優惠匯率為 21/22 季節結算黃豆的公司購買外匯之後。優惠利率將於 9 月底到期。
3.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農業部部長Tom Vilsack's在2022 年商品經典大會上宣布,將提供 5 億美元的補助金來增加美國製造的化肥產量。該補助金將用於支持獨立、創新和可持續的美國化肥生產,以供應美國農民,資金還將擴大美國及其領土的肥料和營養替代品的製造和加工。這些補助金是幫助生產者提高產量和解決全球糧食不安全問題所努力的一部分。自去年以來,化肥價格上漲了一倍以上,原因包括烏克蘭戰爭導致價格上漲、相關礦產供應有限、能源成本高、全球需求和農產品價格高、對化肥進口的依賴以及化肥行業缺乏競爭。
原物料速報
【原物料速報】黑海穀物出口協議無效?烏克蘭穀物出口仍難以正常化
【原物料速報】天然氣飆高,農作物生產成本居高不下,未來產量埋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