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馬士基執行長Soren Skou接受外媒採訪表示,全球需求減少,尤其是歐洲和美國,美國受通膨升息影響,歐洲多了俄烏戰爭衝擊,預估今年耶誕節進口旺季貨運量可能比過去少。隨著運輸需求減少,為節省燃料成本,許多船公司放慢貨櫃船的航行速度。他說,市場正在反轉,2020年底、2021年初疫情期間,為刺激經濟而推升需求、廠商囤貨,但運輸供給因疫情減少,帶動運價狂飆,如今反過來,需求減少而運力增加,運價跟著下跌。這對長約比例較小或陸運物流業務較少的船公司,影響較大。對照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在9月30日報價,一舉跌破2,000點大關,回落2020年第四季水準,跌最兇的美西線運價2,399美元、驚見2字頭,距今年初歷史高點跌幅逾7成,另歐洲線跌幅逾6成、美東線跌幅近5成。為了讓運價止穩,10月泛太平洋線掀起減班潮,上海港美國線空班率約27%、寧波港美國線空班率31%,包括三大海運聯盟及萬海、以星、美森等非聯盟船公司都有減併班,上海錦江等大陸船公司暫停航線服務。空運需求同步減弱,貨代業者稱,全球需求8、9月加速減緩,航班隨之減少,10~11月恐怕不妙,受全球通膨、大陸清零等衝擊,貨運包機疲軟。聯邦快遞、國泰航空相繼示警,消費者需求可能比預期弱,年底假期購物季蒙陰影,聯邦快遞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航線航班10月開始減少、一直持續到11月。只是回顧台股中,貨櫃航運指標長榮(2603)在技術籌碼面上,於減資後股價延5日線續弱,雖然小摩、瑞信、高盛陸續浮現買盤,但短線籌碼皆遭短套,投信亦無明顯布局,於確認止跌前,仍不宜積極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