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hutterstock)
「快退休了,雖然手上有一筆資金,
應該要換一間更大的房子,還是把錢拿來投資?」
上周末和一位朋友聊到理財規劃,
聊到這個問題。
靠著投資理財,
她累積出了一筆充足的資本,
和許多人一樣,
她也碰到了一個小煩惱:
如果有 1000 萬的資金,
到底該把錢拿來投資理財,
還是該先享受一下人生?
看起來很兩難:
如果選擇提高生活品質,
就會失去投資機會,
但賺錢卻不提高生活品質,
似乎又失去了賺錢的意義。
到底該買嗎?或是應該把錢拿來投資呢?
接著往下看...
(贊助商連結)
從「現金流」的角度思考,
其實選擇不只兩種!
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中,
作者羅伯特清崎,
曾經提到一個很類似的故事:
「我想買一輛價值 1000 萬跑車。」
「我不想花 1000 萬買,
不過也不打算放棄。」
1000 萬這個金額,
相當於買一間有輪子的房子。
雖然當時清崎已經累積出一點資產,
但跑車並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而且是筆不小的開銷。
但不花 1000 萬,也不放棄,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我不用『現金』買這台跑車,
我用『現金流』買!」
原來清崎的想法是這樣:
1000 萬的跑車,分期 10 年付款
(如果貸款到期,需另外借新的貸款)
加上利息和維護費,每年大約要付 120 萬。
換句話說,想買一台百萬跑車,
每年能創造 120 萬的「現金流」,
就能買得起一台跑車。
也許有人會問:
一年 120 萬現金流該如何創造?
的確不大容易,以手上 1000 萬資金來說,
需要 12% 的報酬率。
但比起重新再賺到 1000 萬元,
創造現金流應該還是容易得多。
只要學會如何創造新的現金流,
如此一來,就能在不花掉本金的情況下,
也能買下你想要的東西。
延伸閱讀:<理財第一步:看懂「現金流」的秘密!>
看懂「現金流」,
你可以輕易的年年換新手機!
舉例來說,一支 iphone7 價格 24000 元,
(編按: 2018 年新機上市後, iphone 7 價格已降許多,
現在 2萬4 大約可買一支 iphone 8)
假設用 2 年就換一支新的,
相當於每一年 12000 元,分成 12 個月,
每個月需要 1000 元的現金流。
換句話說,
如果你能創造每個月 1000 元的穩定現金流,
就等於一輩子都有iphone可以用,
還可以每 2 年換一次新機!
這 1000 元現金流怎麼來?
方法很多,需要靠自己思考,
關鍵是盡可能靠「被動收入」,
也就是不用工作也能得到的收入,
例如:股票股利、租金收入、版稅等。
才能確保退休不工作之後,
這筆錢也能穩定的的流入。
延伸閱讀:<如何達成財務自由:43種創造被動收入的方法>
退休理財只有一個秘訣:
「盡可能保留住資本」
這不代表你不可以花錢,
而是提升生活品質,
必須先從現金流的角度思考!
無論是工作、兼職、創業,
累積資本都是非常辛苦的事。
過去辛苦累積的資本,
因為能創造額外的價值,
不到必要時刻,不能輕易的花掉,
尤其年紀越大,未來靠工作的收入有限,
做任何花費或投資決定時,
更要避免動用到大筆本金。
例如,保留住 1000 萬的本金,
即使是最保守的投資創造每年 5% 的報酬率,
每年也有高達 50 萬的現金流入!
每年 50 萬元對生活是很大的保障,
如果輕易的花在買房上,不但失去資本運用的彈性,
也會失去這筆 50 萬的現金流收入!
小心,「現金流支出」
看似讓單次支出變少,
卻可能讓你透支未來!
把一筆支出用現金流去思考,
並不代表它變便宜了!
而只是把現金流出轉移到未來發生。
例如,
你手頭上有 120 萬現金,
不代表你付得起 120 萬現金流
小心各種信用卡、貸款,
這些工具會讓你有「負擔得起」假象,
造成現金流透支!
到頭來只會揹上更大的負債。
快速結論:
養成用「現金流」
思考收支的習慣
1. 買東西不見得要使用現金支付,
用「現金流」支付也是一種選擇
2. 如果擁有創造現金流的能力,
就能用來支付可觀的開銷
3. 不要輕易花掉你的資本,
除非它能創造可觀的現金流
延伸閱讀:
1. 如果想多了解理財概念,可以從現金流開始理解
理財第一步:看懂【現金流】!原來你的薪水永遠不夠用,背後的真相是...
2. 從入門開始學投資
3. 存錢必備密技
4. 學投資該看那些書?
我的Line好友,歡迎加入追蹤最新理財知識!
本文由 Mr. Market市場先生 授權轉載,原文 於此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