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再攀高峰?
輝達將於20號收盤後(台灣21號早上五點)公布 FY25Q3財報,市場看好AI需求推動資料中心營收再創新高,成為主要增長動能。隨著資料中心業務在 輝達營收結構中的占比逐步提高,其表現已成為影響股價波動的關鍵因素。若實際數據超出市場預期,股價可能出現上漲趨勢;反之,若數據不如預期,則可能導致短期回調風險。作為科技產業與市場走勢的關鍵指標,輝達的表現受全球矚目!
財報2大看點
- 資料中心營收
全球資料中心正加速升級以支援生成式AI,分析師預估輝達FY25Q3資料中心業務將突破上季的263億美元至295.3億美元。
- Blackwell晶片出貨進度
大摩認為,短期內供應鏈限制可能影響Blackwell AI晶片的表現,並表示「股價更大幅度的上調可能出現在今年稍晚。」
財報3大影響面向
- 晶片生態鏈上下游
台積電、ASML等供應商可受益於強勁的AI晶片需求,但供應鏈壓力或延遲可能帶來短期波動。
- 雲端巨頭
微軟、Amazon和Google等雲端供應商依賴輝達硬體與AI解決方案,其成長受輝達數據表現影響。
- AI應用相關企業
市場對AI投資的情緒將決定Meta、特斯拉等公司及生成式AI平台能否持續吸引資金。
精選近四季「EPS>15」強勢輝達概念股
國內高階散熱領導廠-雙鴻(3324)
雙鴻(3324)是台灣前三大散熱產品專業供應商,專注於高性能散熱模組的開發,特別在伺服器、數據中心、5G基地台及車用電子等領域具備領先地位。其產品線涵蓋風扇、散熱片及散熱導管等,主要客戶包括 Meta、Supermicro、Google、Dell 和 Samsung 等全球知名企業。
隨著 GB200 採用水冷散熱方案,雙鴻近年大力投入水冷技術布局並已顯現成效。相比前幾代伺服器使用的氣冷零組件,水冷產品的平均售價平均售價(ASP)再提升數倍,預估Cold Plate加上Manifold的價格約在一萬美元左右,而 CDU可能超過十萬美元,持續優化的產品組合為雙鴻帶來顯著的獲利貢獻。此外,雙鴻的水冷產品已通過 NVIDIA 的 RVL(推薦供應商)資格認證,在主要組裝廠合作夥伴鴻海率先出貨 GB200 的帶動下,營運前景持續看好!
今年前三季度,雙鴻合併營收116.54億元,年增24.4%;毛利率再提升達26.6%,年增3.16個百分點;稅後純益為14.26億元,年增41.4%,EPS 16.05 元。
美系四大CSP供應商-緯穎(6669)
緯穎(6669)為緯創(3231)持股約四成的子公司,專注於為超大型資料中心及雲端基礎架構提供全面的產品與系統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包括伺服器、儲存設備及軟體服務等。在美系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中,緯穎成功納入三大客戶(Amazon、Meta 和 Microsoft),營收比重超過九成。緯穎採用原廠直銷(ODM Direct)的商業模式,直接供應產品給CSP客戶,並提供高度客製化的解決方案以滿足各企業的獨特需求。
緯穎在ASIC專案穩定挹注的基礎上,GPU相關專案也開始進入放量增長階段,為AI伺服器業務注入強勁動能,預期4Q24營收占比將大幅提升至50%以上,全年占比有望突破30%,帶來超過千億元的營收貢獻。同時,Blackwell系列產品預計於 2025 年開始大規模出貨,再加上美系CSP持續提高資本支出,緯穎業務規模可望進一步擴大,AI相關營收占比有望超過50%,營運表現令人期待。
根據研調機構TrendForce的預測,2024年全球AI伺服器出貨量將達167.7萬台,年增38.8%;至 2026年預計成長至262.9萬台,2023至2026年的CAGR高達29.6%,展現強勁的成長潛力。作為NVIDIA的重要供應商之一,緯穎將受惠於全球對GPU與AI伺服器需求的持續高速增長,未來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Blackwell系列水冷板的主要供應商-奇鋐(3017)
奇鋐(3017)起初專注於消費性電子領域,包括NB、平板及智慧手機等,2019 年後開始積極拓展伺服器市場,提供從散熱到組裝的一條龍解決方案,迅速崛起為雙鴻在水冷散熱領域的強勁競爭對手。目前,美系四大CSP廠均為奇鋐的主要客戶。
今年,奇鋐營運受惠於NVIDIA Hopper系列產品的需求增長,其氣冷3D VC散熱產品持續暢銷。此外,奇鋐是Blackwell系列水冷板的主要供應商占比超過 40%。作為微軟第一批GB200訂單的機殼與水冷板獨家供應商,有望成為國內最早出貨的散熱模組廠且奇鋐目前產能僅滿足GB200約一半的訂單需求,隨著未來GB200放量,加上水冷產品的營收貢獻增加,市場對其發展潛力充滿期待。
同時,奇鋐旗下子公司富世達(6805)生產的伺服器導軌及水冷快接頭模組,助力公司有效掌控供應鏈,進一步優化產品組合與獲利能力。憑藉這些優勢,奇鋐未來營運動能強勁,發展前景備受看好。
總結
輝達資料中心業務增長若超預期,晶片上游公司、AI應用股價上漲,相關供應鏈也可能受惠。然而,Blackwell晶片延後出貨可能成為潛在利空,需警惕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