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紹的公司是 台灣第一大車用連接器廠 胡連(6279),會注意到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 技術優勢 : 成功進軍板端連接器領域
胡連精密(6279)持續展現其在研發與創新上的實力,累計已取得國內外專利證書共214件,另有23件專利申請中。2023年,公司成功開發了107組端子模具、351組塑膠模具及62組橡膠模具,不僅覆蓋傳統汽機車常用連接器,還積極拓展至電動車、智能車及汽車電子相關技術,如高速高頻連接器、高壓連接器及PCB保險絲盒等,展現了不斷進步的研發實力。
近期,胡連更接獲歐洲Tier 1車用廠的大單,從線端連接器成功進軍技術門檻更高的板端連接器領域,象徵公司轉型的重要里程碑。板端連接器需具備精確對接、高頻特性及優異的信號完整性,此次突破充分顯示胡連的技術實力已獲國際市場認可。
該訂單涵蓋六年預視,預計自明年第二季起大量出貨,將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營收成長。本次合作不僅提升歐美市場占比,也標誌著胡連從單純的線束、端子產品邁向技術含量更高的模組化產品,進一步強化其在全球車用連接器市場的競爭力。
⭕ 全球汽車連接器 CAGR 達 12.7%
到 2028 年,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 1171.2 億美元,並在 2024 年至 2028 年間以 12.7% 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穩步增長。市場成長的驅動因素包括:
- 車輛連接性需求提升:現代汽車不斷整合更多先進的電子系統和數據傳輸功能,例如車載娛樂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盲點偵測等,促使連接器的需求增加。
- 便利性與安全功能的普及:隨著自駕車技術的進步和汽車電子化程度提升,車用連接器的應用愈加廣泛。
- 電動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需求攀升: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成長對高壓連接器和先進連接技術的需求增強,為市場帶來更多增長動能。
胡連精密(6279)作為車用連接器的領導廠商,積極拓展產品線與市場版圖,有望成為全球汽車連接器市場快速增長的主要受益者。
⭕ 符合初步量化準則
價格便宜 (位於低估區間)、河流圖向上 ( 營運往上 )、安全邊際 25% ( 價格容錯空間大)
P.S 大家在持股時,一定要想過持股理由,這會成為股價波動時,你能穩住的關鍵。
創辦人 張子雄
從模具小工廠到全球汽車連接器領導者
1977年,台灣汐止的一間不起眼小工廠,成為了胡連精密的起點。當時,三位年輕人——張子雄、胡盛清和連鴻鳴——憑著一股對工業製造的熱忱和模具製造的技術,決心投入連接器的開發。沒人預料到,這個從車用端子起家的小工廠,會在未來成為全球汽車連接器的重要供應商。
創業初衷:把握台灣汽車工業崛起的機遇
「那時候,台灣工業剛起步,像裕隆、中華車這些汽車公司,連連接器都要從日本進口。我們想,這東西台灣人一定做得出來。」張子雄在接受專訪時這麼說。當時,他和兩位創辦人一起辭掉工作,憑著僅有的模具技術創立了胡連。
早期的胡連以製造車用端子為主,這種零件就像汽車的神經系統,負責傳導電流和訊號。張子雄指出,這類產品壽命長、設計穩定,某些模具甚至沿用30多年。「每當車廠推出新車型,我們的業務就能跟著成長,這也是胡連穩健經營的關鍵之一。」
進軍中國市場:腳踏車海洋中的商機
1989年,張子雄第一次到中國考察。「當時我看到滿街的腳踏車,心想如果這些都變成汽車,那不得了。」抱著這個簡單的想法,胡連開始在中國拓展業務。
那是一段艱難的時期。早期的中國市場尚未完全發展,交通工具仍以腳踏車為主,汽車是少數人的奢侈品。直到1999年,胡連才在深圳設廠,2004年又在南京增設第二間工廠,逐漸打入中國汽車市場。
選址南京的決定也顯示出胡連對客戶需求的敏銳洞察力。「我們選在南京,是因為這裡距離通用、大眾、吉利、奇瑞等大客戶都不超過300公里,能有效縮短供應鏈距離。」張子雄解釋。
隨著中國市場的快速崛起,胡連的營收也一路飆升。到了2009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而胡連則成為比亞迪、吉利、奇瑞等本土車廠的重要供應商。
挑戰與轉型:從中國到全球
2018年,胡連第一次遇到重大挑戰。中美貿易戰的爆發,導致中國製造的零件出口美國需額外課徵25%關稅,再加上中國汽車市場的低迷,讓公司業績出現下滑。張子雄說:「當時我們中國營收占比高達67%,這樣的依賴性很危險。」
這次危機讓胡連意識到,必須分散風險、拓展全球市場。於是,從2018年開始,胡連積極布局歐美和東南亞市場。他們不僅設立越南廠,還招募義大利籍的卡米薩(Luca Cammisa)作為歐美業務總監,進一步拓展國際客戶。
卡米薩擁有25年的汽車市場經驗,他的加入不僅大幅縮短胡連打入歐美市場的時間,還成功與瑪莎拉蒂、飛雅特等名廠建立合作關係。張子雄笑著說:「他的薪水比我這個董事長還高,但很值得。」
科技變革中的生存之道:汽車電子化帶來的新機會
胡連的成功不僅來自市場的全球化,還來自對科技變化的快速應對。「40年前,車子只要大燈會亮、喇叭會響就行了,現在不一樣了。」張子雄談到,隨著汽車電子化的發展,盲點偵測、車道偏移警示等功能越來越多,汽車內部所需的連接器數量也急劇增加。
胡連不僅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還開始使用合金、鎳銅等新材料,以適應高溫高壓等嚴苛要求。他們甚至進一步涉足電動車市場,為國際知名電動車品牌提供高壓連接器產品。
用人為本:從在地化到人才多元化
胡連另一個成功的關鍵,是其多元化的人才策略。面對台灣年輕人不願從事製造業的困境,胡連採取「在地化」與「育才計畫」並行的策略。他們在越南、印尼訓練外籍移工,將表現優異者培養成儲備主管,回到母國工廠工作。
此外,胡連還積極招募來台的東南亞僑生,利用他們的語言和文化優勢,派往越南和印尼擔任管理職位。「我們希望讓當地人來管理當地市場,這樣才能真正扎根。」張仲貽(人資長)說。
展望未來:穩健成長的全球戰略
如今,胡連已經從單一市場依賴轉向全球佈局。2021年,公司在歐美市場的營收占比提升至20%,並計畫未來達到40%。東南亞市場的快速成長也讓公司充滿信心。
「我們一定要努力,讓世界看得起我們。」張子雄的語氣依舊低調,卻透露出堅定的信念。他深知,胡連的穩健經營不僅是過去的成功模式,也將是未來面對市場變化的最大底氣。
胡連的故事,是台灣製造業如何在變局中找尋新機會的縮影。從三人小廠到全球化企業,這條路並不平坦,但正如張子雄所說:「只要我們的產品跟客戶一起成長,胡連就沒有理由不成長。」
胡連 (6279)
台灣第一大車用連接器廠
胡連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77 年 7 月,最初專注於電視遊樂器和電動玩具領域,於 2004 年涉入塑膠連接器產品,如今已成為汽機車業界專業連接器廠;並跨足醫療、太陽能等各方面領域,目前為台灣第一大車用連接器製造商,主要生產汽車端子、塑膠盒及模具等產品為主。
主要產品
車用連接器
胡連專注於設計與製造各類連接器產品,主要應用於汽車領域。其主要產品包括:
- 金屬沖壓端子:用於汽車、機車、火星塞及儀表等的連接端子。
- 塑膠連接器:涵蓋防水型連接器、板端連接器等,適用於各種車用電子系統。
- 保險絲盒:提供汽車電路保護的保險絲盒產品。
- 壓著機:用於連接器端子的壓著設備,確保連接品質。
- 橡膠件:包括防水栓、索環護套等,提供連接器的防護功能。
此外,胡連精密也涉足醫療、太陽能等領域,持續拓展產品應用範圍。 如果以終端應用類別來區分的話,端子產品可分為三大類:
- 車輛輪業類端子:用於DC電源,如汽車、機車、火星塞及儀表用之連接端子。
- 電源插頭類端子:用於電器產品之AC電源插頭及插座端子,如電腦、家用電器產品等。
- 電子通訊類端子:用於電子通訊產品上,如電話通訊端子、接線端子等。
營收結構
新能源連接器達 16%
2023 年產品營收比重:連接器 83.6%、新能源連接器 16.4%。新能源汽車已成爲全球各地的主流,胡連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用新型高壓連接器,具有高可靠性、高穩定性、高效充電、高抗電磁幹擾及高集成化等多項核心技術,爲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發展提供新動力,產品覆蓋DC/DC逆變器、車載充電機OBC、PTC、快充、電機控制器、前後驅動電機、高壓電池組、空調壓縮機。
營運產生據點
台灣、中國、越南、印尼
胡連的生產基地分布於台灣汐止、大陸南京、東莞及嘉興,以及越南和印尼,形成了全球化的製造與行銷網絡。以台灣總公司為全球行銷與業務營運中心,胡連積極拓展國際市場。2022年,公司啟用了台北總部新廠,並完成對台北上河及嘉興上河100%股權的收購,進一步強化其製造與營運能力。
目前,胡連在中國大陸擁有南京、東莞及嘉興三座工廠,並設立了14個行銷業務服務據點,透過在地化服務全面支持當地車廠客戶,鞏固其在中國市場的領導地位。同時,胡連也不斷擴展國際布局,包括成立印尼子公司 PT. Hulane Tech Manufacturing、胡連電子越南子公司,以及2023年成立的胡連歐洲子公司,進一步實現全球化與在地化服務的目標,為客戶提供零時差、高效率的電子化系統服務。
此外,胡連於2021年與汽車零部件巨頭 Lear Corporation 在揚州成立了合資公司——揚州李爾胡連汽車部件貿易公司。通過 Lear 在全球車廠的深厚合作網絡,胡連得以持續拓展中國大陸、歐美等地的新項目合作,深化與車廠客戶的黏著度,並進一步完善上下游供應鏈的關係,鞏固其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銷售地區
中國營收佔比近 8 成
公司的營收結構主要來自中國市場,2024H1 產品銷售區域銷售比重:台灣 6%、大陸 76%、越南2%、印尼3%、亞洲6%、歐洲2%、美洲5%。
公司客戶多為OEM車廠,主要為大陸自有品牌車廠,分別為長安汽車 、比亞迪、奇瑞、上汽通用五菱、長城汽車等。近年來還跨足電動車供應鏈,客戶包含特斯拉、蔚來、吉利汽車、比亞迪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