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APP
    籌碼K線
    跟著主力在股票賺錢
    下載
    股市爆料同學會
    找出飆股人人會
    下載
    美股k線
    最即時美股看盤軟體
    下載
    美股同學會
    最熱門美股討論社群
    下載

© CMoney 全曜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時間:周一到周五 8:30 ~ 17:30

客服信箱:csservice@cmoney.com.tw

Line 線上客服:@zdx5025y

統一編號:80004909

【美股盤勢】對等關稅在即,美股屏息以待!(2025.04.02)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 2025-04-02 09:17
  • 更新:2025-04-02 09:17
【美股盤勢】對等關稅在即,美股屏息以待!(2025.04.02)

大盤解析

美國即將迎來對等關稅降臨,避險情緒滿佈,美股早盤開低,加上 JoLTs 職位空缺數下滑且低於預期,ISM 製造業 PMI 指數跌破 50 榮枯線至 49.0,導致經濟衰退的疑慮加大,導致美股盤中跌幅擴大。不過,關稅不確定性的影響逐漸鈍化,投資人對關稅的衝擊程度、涵蓋範圍都處於猜測階段,因此方向性交易意願不足,終場美股在大型權值股反彈下,主要指數除道瓊小幅下跌外全數收漲。
類股方面,非必需消費品、資訊科技、通訊服務等先前最為弱勢的族群表現最佳,抗跌的醫療保健、金融及房地產相對弱勢。其中,嬌生 (JNJ) 因未能達成嬰兒爽身粉相關的訴訟和解,大跌 7.6%,拖累醫療保健類股重挫。

 

焦點新聞

總經

川普將於「解放日」即刻啟動關稅制裁,推動全面貿易反擊政策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將於4月2日實施「互惠關稅」,針對對美商品課稅的國家施加即刻關稅措施。白宮表示,川普已拍板細節,並將於當天下午正式說明。此次關稅政策被川普稱為「重磅之作」,但目前涵蓋範圍、課稅標準等仍不明朗,引發市場與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這波關稅行動被視為川普強化「美國優先」經濟戰略的延續,亦可能成為其競選連任的重要經濟議題。其所謂的「解放日」則意圖塑造強硬對外的領導人形象。
重點摘要
  • 互惠關稅即刻生效
    白宮發言人確認新一輪關稅將於4月2日公布並「立即生效」,對象涵蓋對美國商品課關稅的「所有國家」,川普強調是為保護美國工人與產業。
  • 政策細節尚未揭露
    目前尚不清楚關稅涵蓋的品項、稅率如何計算,以及是否區分各國,市場對於政策的不確定性保持高度警戒。
  • 搭配重大公開活動發表
    川普將於白宮玫瑰園舉辦「讓美國再次富有」活動,強化此政策的宣傳力道,並鞏固選民對其經濟主張的信任。
  • 延續過往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川普執政期間已實施多項針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的關稅政策,並針對鋼鐵、汽車等特定產業課以高額關稅,此次行動為延伸戰略。
  • 潛在引發貿易摩擦升溫
    若全面課徵新關稅,恐引發多國報復性措施,加劇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尤其對與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將構成直接挑戰。

 

美國25%汽車關稅重擊亞洲車廠,日韓品牌首當其衝

美國前總統川普宣布對「非美國製」汽車課徵25%高額關稅,引發亞洲主要車廠股價重挫,尤其日韓品牌影響最大。Toyota(豐田)與Nissan(⽇產)等在美銷量高、營收高度依賴北美市場,關稅實施後恐面臨成本壓力與利潤下滑。儘管部分企業在美有生產基地,但短期內難以擴充產能以避開新稅制。

美國市場對亞洲車廠而言無可取代,本次關稅政策恐加劇供應鏈壓力並迫使企業承擔額外成本,壓縮獲利空間。

重點摘要

  • 日韓車廠股價大跌
    川普關稅政策公布後,Toyota (TM) 股價三日跌幅達 9.4%,Nissan 跌 9.3%,Hyundai 跌 11.2%;市場憂慮重稅打擊獲利能力。

  • 北美為亞洲車廠關鍵市場
    2024年Toyota於美銷售近198萬輛,為美國銷量第一車廠;日本與南韓品牌共占前八大銷售車廠中的六席,凸顯其對北美高度依賴。

  • 供應鏈調整困難重重
    專家指出,即使欲將產能轉移至美國,也需數十億美元與多年建廠期,短期內無法規避高額關稅衝擊。

  • Suzuki成最大受益者
    未進軍美國市場的Suzuki(鈴木)完全不受影響,股價年初迄今反而上漲逾1%,相較於其他亞洲車廠動輒兩位數跌幅更顯抗跌。

  • 產業面臨價格轉嫁難題
    企業是否將成本轉嫁消費者仍是未知數,但專家普遍認為車廠將自行吸收部分衝擊,恐侵蝕整體獲利表現。

 

川普宣布全面性進口關稅計畫,市場憂通膨與經濟成長放緩風險升高

美國前總統川普將於4月2日啟動「解放日」貿易政策,宣布對大多數進口產品課徵約20%的「互惠關稅」,中國商品關稅甚至可能高達60%。此舉旨在壓低貿易赤字、強化美國製造,並改善與各國的不對等貿易關係。然而,市場普遍擔憂這項史上最大規模的關稅行動將加劇通膨壓力、打擊消費與企業信心,可能引發經濟增長放緩甚至陷入衰退。

儘管白宮強調美方擁有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絕對談判優勢」,但外界擔憂全球報復性關稅恐引爆類似1930年代史穆特-霍利(Smoot-Hawley)關稅法引發的貿易戰效應。

重點摘要

  • 大規模關稅計畫即將啟動
    白宮擬對大多數進口商品課徵約20%關稅,對中國商品課稅可能達60%,目標為縮減2024年創下的1,314億美元貿易赤字,建立「公平貿易」。

  • 通膨與經濟增長風險升高
    波士頓聯準銀行模型預測若實施高關稅,核心通膨恐上升1.4到2.2個百分點;高盛將2025年GDP增長預測下修至1%,並將衰退機率上調至35%。

  • 市場與消費者信心下滑
    S&P 500在2025年首季下跌4.6%,Nasdaq跌幅達10.4%,反映投資人對不確定政策的疑慮;ISM調查顯示企業延後下單與投資,表現觀望。

  • 通膨影響可能具區域性與階段性
    聯準會與部分經濟學者認為關稅效應偏向「一次性」通膨衝擊,但若規模過大或引發連鎖報復,恐導致長期性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

  • 川普施政願景重塑全球經濟架構
    白宮顧問強調此次關稅為打造新經濟體系的一部分,類似雷根或柴契爾時期的經濟重構,但政策實施細節尚未明朗,風險與機會並存。

 

川普政府削減HHS 1萬職位,醫衛體系面臨重創與勞權倒退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正進行歷來最大規模的人事重整,預計裁撤多達10,000名員工。這項改革由衛生部長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主導,搭配川普總統日前簽署的行政命令,取消HHS及其他機構員工的工會集體談判權,將深刻改變美國公共衛生系統的運作與勞工權益。

該計畫旨在重組聯邦醫療機構,集中資源至新設的「美國健康管理局」,以提高行政效率,但外界擔憂此舉恐削弱疾病監測、食品藥品安全及醫療保險等核心功能。民主黨人與地方衛生部門亦警告,這波裁員與資金縮減將導致第一線醫療人員大量流失,對防疫與災難應變造成嚴重威脅。

重點摘要

  • HHS裁撤多達1萬職位
    此次人事重整將使HHS人力縮減至62,000人,裁員重點集中於人資、採購、財務與資訊科技等單位,特別鎖定高成本地區與被視為「冗員」的職位。

  • 四大機構首當其衝
    FDA裁員3,500人、CDC裁員2,400人、NIH減少1,200人、CMS減少300人,重創美國在藥物安全、疾病防控與醫療研究的能力。

  • 地方衛生系統資金被抽離
    HHS同時取消逾110億美元COVID-19相關資金,導致州與地方衛生部門裁撤上百職缺,影響已經開始顯現。

  • 勞工權益遭大幅削弱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終止大部分聯邦機構員工的集體談判權,引發國會民主黨議員批評,指此舉將削弱公僕對抗政治干預的防線。

  • 政策背後理念:瘦身與效率
    甘迺迪稱HHS為「效率低落的龐大官僚機器」,強調「用更少資源做更多事」;但批評者認為此政策代價可能是公共健康與基層醫療的瓦解。

 

產業

美國汽車銷量首季強勁增長,車主搶購潮提前反應川普關稅上路

隨著川普政府將於本週實施25%汽車進口關稅,美國車市第一季銷量出現異常強勁成長。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領軍報告16.7%年增幅,南韓車廠Hyundai與Kia分別成長10%與11%,Honda與Nissan也有約5%增長。消費者為避開潛在漲價潮,紛紛提前購車,帶動三月銷售爆量。

關稅生效在即,部分車廠如Stellantis與Ford出現小幅衰退,然而整體市場已受政策不確定性牽動,未來銷售可能下修。白宮預估關稅將為美國帶來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新稅收,但也恐推升車價、壓縮車廠利潤。

重點摘要

  • 通用汽車領漲整體市場
    GM第一季銷量年增16.7%,遠超產業平均,主因為新款電動車(如Cadillac Escalade IQ)及SUV熱銷,市占顯著提升。

  • 南韓車廠受益搶購潮
    Hyundai與Kia在美銷量分別增長10%與11%,CEO表示最後一週出現「多年來最旺週末」,反映關稅生效前的搶購效應。

  • Ford與Stellantis銷售受壓
    Ford整體下跌1.3%,主因停產加拿大製Ford Edge;Stellantis則因轉型計畫銷售減少約12%。

  • 汽車價格面臨上漲壓力
    關稅預計影響非美國製造車輛,車價平均已接近48,000美元,未來是否轉嫁消費者仍不明朗,但市場情緒趨緊。

  • 生產在地化成因應策略
    Hyundai強調今年將提升美國在地生產占比,現有阿拉巴馬廠占銷售比重40%,新設喬治亞州Metaplant將進一步擴產。

 

美國航空股因需求疲弱與消費信心下滑重挫,第一季跌幅達18%

受旅遊需求低於預期、美國即將上路的關稅政策,以及消費者信心顯著下滑等利空影響,美國航空股本週持續下跌。Delta Air Lines(達美航空)遭Jefferies下調評級與目標價,股價大跌逾2%;Southwest與American Airlines也跟隨下跌。整體航空類股指數第一季下滑18%,創下自2023年第三季以來最大跌幅。

儘管達美航空強調其高端艙等與美國運通聯名信用卡業務仍具韌性,但市場對中低價旅客需求回落的疑慮升高。消費者旅遊支出減少,讓航空業在進入財報季前籠罩不確定性。

重點摘要

  • 航空股全面下修評級與目標價
    Jefferies將達美航空評級由「買進」下調至「持有」,目標價幾近腰斬至46美元;同時下調American、Southwest與Air Canada評級,僅保留United Airlines為「買進」。

  • 旅遊需求低於預期
    航空公司高層於3月中警告美國國內旅遊需求轉弱,對整體營收造成壓力,尤其依賴平價旅客的航空業者受創最重。

  • 消費支出結構出現轉變
    根據美銀報告,截至3月22日,美國航空支出年減7.2%,顯示消費者信心疲弱開始影響旅遊決策。

  • 宏觀因素放大市場憂慮
    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美國天氣不穩與復活節晚至等季節性因素,均可能加劇短期航空市場的不確定性。

  • 產業指數創下重挫紀錄
    NYSE Arca Airline Index第一季大跌18%,遠超S&P 500跌幅,成為市場避險情緒下的重災區。

 

個股

嬌生第三次破產和解方案遭駁回,嬰兒爽身粉訴訟風險再起

美國法院駁回嬌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 JNJ)第三次試圖透過破產程序解決涉及逾60,000名原告、金額高達100億美元的爽身粉致癌訴訟案。法院認為該公司爭取原告同意的方式不當,使得一半以上的支持票無效。這場自2010年代初起的訴訟,核心指控為嬌生的滑石粉產品含石棉,導致卵巢癌和間皮瘤。儘管公司堅稱產品安全,但1970年代內部曾發現石棉卻未上報FDA,成為訴訟焦點。
此次駁回雖未動搖嬌生的財務展望,但市場對法律不確定性仍反應劇烈,JNJ股價開盤下跌5%。
重點摘要
  • 法院認定支持票數不合法
    儘管嬌生聲稱獲得85%原告支持(高於所需75%門檻),法院指出部分票數來自授權不明、給予表決時間過短等程序瑕疵,因此無效。
  • 破產方案正式終止
    嬌生將撤回為和解準備的70億美元資金,改回傳統訴訟體系應對案件。公司指出這是「最終方案」,不再追求上訴。
  • 歷經三次破產和解失敗
    先前兩次在紐澤西法院遭駁,理由為嬌生財務穩健,無破產實際風險,因此不適用破產保護程序。
  • 訴訟風險已部分反映在股價中
    分析師指出,市場已將約100億美元潛在責任納入估值,未來即使增加至150億,對JNJ股價影響僅約2美元(1%市值)。
  • 市場對法律不確定性仍敏感
    投資人仍對藥品公司面臨大規模產品責任風險保持戒心,短期內JNJ估值可能持續承壓,直到法律進程有明確結果。

 

CoreWeave上市後股價飆升42%,重回發行價上方,帶動AI雲端股市場熱度

美國AI雲端運算公司 CoreWeave(核心雲)在上市後第三個交易日大漲近42%,股價收在52.57美元,市值達約250億美元。該公司租賃輝達(Nvidia, NVDA)GPU給其他科技公司,是近年最大規模的創投支持科技IPO之一。儘管首日表現平平、次日股價跌破發行價40美元,週二的強力反彈重新點燃市場對AI與IPO熱潮的期待。

CoreWeave營收年增737%至19.2億美元,雖仍虧損8.63億美元,但其成長性與與微軟(Microsoft)密切合作的客戶結構吸引投資人。此IPO被視為觀察科技股與資本市場風向的關鍵案例,特別是在川普關稅政策等宏觀不確定性影響下。

重點摘要

  • 股價強勢回升突破發行價
    週二股價上漲42%,收於52.57美元,反彈至高於IPO發行價的水平,市值約250億美元,提振市場對AI相關新股信心。

  • IPO規模與定價策略調整
    上市前將發行價從原本47至55美元區間下調至40美元,並將發行股數從4,900萬股縮減至3,750萬股,因應市況與投資人需求。

  • 與輝達深度合作構築競爭優勢
    CoreWeave專注出租Nvidia GPU雲端資源,主要客戶為微軟,並與亞馬遜、Google與Oracle等雲端巨頭競爭,凸顯其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重要性。

  • 成長迅速但仍處於虧損
    2023年營收年增737%達19.2億美元,但仍錄得8.63億美元淨虧損,反映公司正處於高成長與高投入階段。

  • 市場視其為IPO重啟指標
    CoreWeave為2021年以來美國最大創投科技IPO,市場關注其表現是否可帶動StubHub、Klarna等科技企業陸續上市,重振IPO市場動能。

 

強勢類股

【美股盤勢】對等關稅在即,美股屏息以待!(2025.04.02)

圖片來源:Finviz

 

放大鏡觀點

美股連續兩天反彈,在川普的對等關稅上路前,投資屏息以待,摩根大通認為關稅的負面影響還未能完全反映出來,金融市場仍有三個月的痛苦期,並做出三套劇本,若關稅稅率在10% ( 且代替加墨關稅 )、25% ( 且代替加墨關稅 )、35%之下,標普 500 指數預期將上漲 2~2.5%、下跌 1.25~1.75%、下跌 2~3%。
從經濟數據來看,近期確實往停滯性通膨的發展前進,讓市場擔憂,而投資人的信心也是主導盤勢的一大因素,若數據沒有明顯轉佳,預期震盪將延續。從評價面來看,標普已經回落至 5 年平均本益比的位置,但估值在經濟不確定性之下,持續修正回 10 年平均本益比也不無可能,因此保守看待此波近期的反彈。從技術面來看,持續觀察第二隻腳是否站穩腳跟,並以突破 5,787 來驗證。
本週經濟數據方面,今日將公布美國 3 月 ADP 就業人數 ( 預期 11.8 萬人;前值 7.7 萬人 ),週四美國 3 月 ISM 服務業 PMI 指數 ( 預期 53.2;前值 53.5 ),週五美國 3 月失業率 ( 預期 4.2%;前值 4.1% )、美國 3 月非農就業人數 ( 預期 12.8 萬人;前值 15.1 萬人 )。綜觀而論,建議投資人在經濟數據轉趨明朗,以及 4/2 川普對等關稅生效前謹慎停看聽,避免過度操作較為安全。

 

延伸閱讀:

【美股盤勢】美股漲跌互見,告別第一季(2025.04.01)

【美股新聞】輝達股價重挫21%,是AI泡沫化,還是絕佳買點?

【美股新聞】Google股價大跌,這個轉折點將是關鍵!

版權聲明
本文章之版權屬撰文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免責宣言
本網站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應自行承擔交易風險。

 

文章相關股票
李珣廷 Terence

李珣廷 Terence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

行情=資金+信心,成功=實力+心態 風險與機運一線之隔,市場中禍福相倚,謀定後動,寧靜致遠。 希望我的文章能為大家創造價值,共同邁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