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介紹
雙鴻(3324)成立於1998年,目前為台灣前三大的散熱產品專業供應商,致力於成為全方位的熱流方案提供者,主要生產產品涵蓋風扇、散熱片、散熱導管等,終端應用包含顯卡、NB、桌機、車用、伺服器、智慧型手機,而公司客戶皆為世界級大廠,包含Dell、三星、緯創、廣達、鴻海等。
雙鴻3Q23營收比重為NB佔39%,伺服器佔25%,顯卡佔23%,桌機佔9%,其他佔4%。
資料中心散熱市場規模上看561億美元,2022~2030年CAGR高達17.1%!
隨著ChatGPT、Copilot等生成式AI的強勢崛起,引領2023年成為AI元年,進入2024年之後,科技巨頭們繼續加大AI方面的投資力道,特別是美系四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包含Amazon、Google、Microsoft、Meta,資本支出皆持續走揚,預估年增率達15%以上。而為了因應巨量的AI應用,需要購置大量的AI伺服器,長線看好需求扶搖直上,整體AI市場將在2024年迎來加速增長。
由於AI伺服器需求爆發,這些大型資料中心需要更多且具備卓越算力的GPU,在運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熱能,因此需要高效的散熱系統以確保效能的穩定性,因此散熱系統成為不可或缺的要角。目前Nvidia、AMD、Intel正積極發展更加強大的GPU供AI伺服器使用,最高TDP(熱設計功耗)可能達1000W以上,對於散熱效率的要求持續提升。
目前主流的散熱解決方案是以3D VC為主,透過熱管結合熱板,並搭配風扇來散熱,3D VC屬於高階氣冷散熱解決方案,相比水冷散熱解決方案便宜數倍。中期內仍看好AI伺服器的爆發成長能大幅帶動3D VC的需求,而雙鴻預期會在近期通過認證,正式成為Nvidia H100的第三家供應商,可望挹注強勁的營運動能。
根據研調機構Grand View Research的預測,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散熱市場規模將達561億美元,2022~2030年CAGR高達17.1%,成長性亮眼,散熱市場商機相當龐大,雙鴻作為台灣散熱龍頭大廠,可望大幅受惠此趨勢!
展望2024年,AI散熱需求將持續大增
由上述內容可瞭解到AI伺服器搭載愈強大的GPU將會需要愈優異的散熱效率,未來要求TDP可能皆會達到1000W以上,傳統的氣冷散熱技術難以達到其要求,因此將會逐漸轉向至水冷解決方案,而雙鴻早已開始小量出貨水冷散熱產品,2024年可望顯著放量。
看好未來B100、X100推出後會大幅推升對於水冷散熱的需求,預期雙鴻水冷營收佔比有望達10%,可貢獻逾15億元營收,加上新伺服器平台拉貨升溫,將進一步帶動散熱產品需求走揚,預估整體伺服器營收將成長超過4成,營收佔比可望提升至3成以上,成長動能十分亮眼。
2024年迎來強勁換機潮,消費性產品將顯著復甦
從過去2013~2023年全球PC市場出貨量來看,是呈現衰退的趨勢,CAGR為-2.3%,不過在2020、2021年迎來一波小高峰,由於疫情影響導致居家辦公的需求劇增,大幅推升PC的出貨量,分別約為3.03億台、3.5億台,年增率達13.5%、15.5%,在疫情逐漸趨緩後,2022、2023年出貨量出現顯著衰退。
而PC的換機週期約在3~5年,2024年可望迎來一波汰舊換新潮,加上隨著2024年AI PC開始放量出貨,以及Windows 12升級、Windows 10即將停止支援,全球PC市場將正式重返成長軌道,預估2023~2027年的全球PC市場出貨量CAGR為4.1%,不僅扭轉下滑趨勢,成長性還更加亮眼,整體展望十分樂觀。
雙鴻在NB、桌機營收方面佔比共超過45%,看好強勁的換機潮將帶動公司營收以及獲利顯著成長,整體消費性產品可望迎來顯著復甦,前景正向。
技術面分析
今日股價強勢突破,並大漲攻上歷史新高,上方無套牢壓力,有望續創新高,均線呈現多頭排列,走勢可期。
籌碼面分析
近兩日投信、外資聯手加碼,投信買超1658張,外資買超3460張,籌碼面相當強勁,有望成推升股價一大關鍵動能。
投資建議
整體而言,預估雙鴻2023/2024年EPS 14.4/18.4元,本益比有望朝25X靠攏。展望未來,看好AI GPU將不斷推陳出新,效能愈趨強大,散熱需求也將不斷升溫,特別是在水冷方面,雙鴻大幅受惠,2024年水冷散熱營收佔比有望達到10%,貢獻可觀的營收,加上迎來強勁的換機潮,也進一步帶動消費型產品復甦,挹注強勁的營運動能,展望樂觀,建議投資人可以多方思考。
*本文章之版權屬筆者與 CMoney 全曜財經,未經許可嚴禁轉載,否則不排除訴諸法律途徑。
*本文章所提供資訊僅供參考,並無任何推介買賣之意,投資人仍須謹慎評估,自行承擔交易風險。